SUMMER缤纷夏日夏季安全小常识
1
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
4.不宜用各种饮料代替白开水。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由于含较多的糖分,宝宝过多摄入,会影响其食欲和消化功能,而且过多糖分也会使宝宝发胖。
注意营养搭配夏季天气炎热,孩子的食欲下降。因此,在给孩子准备食物时,就多样化。可以适当给孩子准备一些鲜鱼、鲜肉、鲜蛋、猪肝等食物制成的营养餐,或者搭配豆类、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口味以清淡为主。
另外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及保存,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注意补钙夏天钙质流失严重,是幼儿佝偻病的高发期。要注意补充高钙食物,如鸡蛋、牛奶、豆腐、紫菜等。
少吃生冷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疯狂上市的时节,凉菜成为大家餐桌上的主流,雪糕成为小朋友心中的最爱。若是这个时候,小朋友吃了特别多的生冷食物,很容易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现象。
若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最好尽快就医,查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避免因为拖延致使病情严重。
2
防中毒常识
1.吃东西前先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随便吃野果、野菜,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购买、食用街头小摊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不购买无品名、无厂家、无生产日期的食品。
2.夏季来临,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因食用不洁食物等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就有可能增多。
首先,我们在采购食品时,要到有一定规模、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商场或超市选购,不要在马路摊贩或无证摊点处购买食品,以确保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
第二,在选购食品时,要看清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购买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的“三无”食品及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第三,外出旅游时,不要在无证摊贩处或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要随便采食不认识的野果、蘑菇及野菜等。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A级或B级餐饮单位,不要到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第四,少吃凉拌菜和隔夜菜,冰箱中的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第五,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选购鱼类、肉类等食品时,尤其要注意新鲜度。烹调时,鱼类、肉类应充分煮熟煮透。
第六,制作食品时,要做到生熟食品用品、用具分开使用。
第七,不食用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物,不食用鲜黄花菜,四季豆要烧熟煮透。
第八,购买食品及外出就餐后,要索取并保留好相关票据,以便维护个人权益。最关键的是,一旦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医院就诊。
3
防中暑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夏季饮食推荐
夏天食用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体液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造成感冒。
冰敷
xin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4
防溺水
“六不准”
游泳安全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5
防雷电
恶劣天气应注意
1.大风、雷雨、冰雹等恶劣天气中,应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地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踩到电线。应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
2.外出行走时不要赤脚。
3.在室内,如遇雷雨大风天气,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
4.雨天在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有积水的地方应绕行。
5.发现配电箱、厢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被水淹没后,在自己与其他人员不靠近的同时,要及时通知供电部门进行处理。
急救
被雷击后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急救:
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腰带等。
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苏醒为止。
3.送医院急救。
4.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您正巧在宿舍里或者教室,建议不要冒险外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5.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以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利用。
6.没有掩蔽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小山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避开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尽量避开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6
用电安全
1.要想保证用电的安全,家用电器、办公电器等用电设备就一定要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要经常检查,如有失灵立即更换。保险丝烧断或漏电保护开关跳闸后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才可恢复送电。
2.千万不要用铜线、铝线、铁线代替保险丝,空气开关损坏后立即更换,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相匹配,否则容易造成触电或电气火灾。
3.电缆或电线的驳口或破损处要用电工胶布包好,不能用医用胶布代替,更不能用尼龙纸包扎。不要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用电。
4.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出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5.不要用湿手触摸灯头、开关、插头插座和用电器具。开关、插座或用电器具损坏或外壳破损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未经修复不能使用。
6.电炉、电烙铁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对无自动控制的电热器具用后要随手关电源,以免引起火灾。
7.发现有人触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要尽快拉开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棍、竹杆挑开电线,立即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法进行现场抢救。
8.各种电气设备插头应经常保持完好无损,不用时应从插座上拔下。
9.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设备,如风扇、照明灯等设备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并保护好电源线,不得随便乱拉乱拽以免磨损、挤压、拉断;严禁带电移动或维修、试验各种电器设备(包括家用电器)。
7
防汛减灾
行人如何应对
1.雨中行人应尽量不要赶路,并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暂时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下、低洼地、较高的墙体及树木下避雨。
2.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