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艾灸后大量出汗,到底有什么害处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

我有一个老同学,他是典型的阴阳两虚症状,容易腰痛,平时太忙,没有办法坚持来艾灸馆调理。我告诉他最好早晨灸,但因为白天没有时间艾灸,所以只能晚上灸,每次灸的时间也比较长,一个多小时,他本来就阴虚,所以,麻烦出来了,不仅每次艾灸都有会嗓子痛,而且会出一身大汗,第二天感觉非常虚。

他急急忙忙来问我,这是咋回事,有点吓人啊,不会有什么大毛病吧?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无需紧张,艾灸出汗,多数人都会遇到。

艾灸出汗到底是咋回事

总结来说,艾灸后出汗、排便、打嗝、放屁,排出的是脏腑、血液和细胞里的浊水、浊气,这是典型的排病反应。而且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随着艾灸时间和灸量的不断累积,你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应,比如许多人常伴随疲劳、头晕、失眠、旧病复发、疼痛、上火、长痘、起泡、全身长红疹、肌肤瘙痒、发烧、长时间类似感冒症状、怕冷、全身浮肿、脾气越来越急躁,等许多不舒服的难受症状。

这些和艾灸出汗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身体排除病气的一种现象。

咱们继续说艾灸出汗的事。

虽然艾灸出汗,人人都会出现,但表现出来却各不相一。最常见的就是,出汗的部位不同,有的人是胸前出汗,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有些人阳虚的比较严重,刚施灸的前些天很少出汗,之后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毒素排出的路径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会从最虚弱的地方排出来。

艾灸后出的汗也分两种,有些人艾灸后排出的汗是粘粘的,这种人湿气比较重,而有些人出的汗液就像水汽,或者摸起来是凉凉的,这种情况一般都说明寒气大。如果是发烧或者上火,出汗是非常好的泄热途径。

当然,也有爱较真的人可能会问:艾灸出汗一定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也有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比如说有的人喜欢盖上艾绒被或者一灸就是几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出汗基本都是因为温度太高,捂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每次艾灸的时候,只需要调好室温,保证不着凉,适当盖好就可以。

艾灸大量出汗应该怎么办

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

一般人刚开始艾灸可能不会出汗,大约10~30天这个阶段容易出汗的人是比较多的。这和正气需要循序渐进恢复有重要的关系,此时可以加强对足阳明胃经的按摩和刮痧,同时继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增强转化气血的能力。培补正气,增强排除外邪的能力。

首先,要尽量避免前面所说的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比如说艾灸量过大,盖得太多。

其次,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

最后,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艾灸出汗确实是泄热、排寒湿的好方法,但且不可太过。因为中医讲“血汗同源”,汗液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所转化的。古代人比武,输赢的标准是先出汗的那个人就输了。出汗过多,人体容易造成津液亏损,比如肺结核、阴虚患者经常会有盗汗、自汗症状,而这类人多有虚症,常常引发很多慢性疾病。

特别是年龄大,而且伴有阴虚严重的人,就更容易出汗,所以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配好穴位。

另外,在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汗比较多,除了在方法上进行调整以外,一定要注意神的收摄。最好宁心静气,这样人体消耗的能量不会太大。

艾灸出汗——夏季最好的养生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却变懒了,喜欢睡懒觉,不爱运动,天一热空调就是我们“救命药”,没有它我们似乎无法生存了。事实上,三伏天不出汗会得病的,但对于不爱出汗或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来说,怎样才能多出主动汗呢?

首选是艾灸。

通过艾灸出汗,这可谓是现代人泄热、排寒湿的最佳方法!

在艾火的作用下,热力会使熏烤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会加速,所以皮肤会出现潮红。如果潮红中夹杂着浅白色、红色的斑点,说明经脉不通,气血运行比较弱。可以加强此部位经络的疏通,每次做艾灸前用刮痧板疏通相对应的经络,然后再进行艾灸,直到白点消失,温热感不断增加。潮红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

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实现排毒、降体温、排寒湿的多重目的了。

为什么蒸房、桑拿要少去

很多人喜欢去蒸房养生,洗浴完,蒸房蒸一会,出了一身汗,很是痛快淋漓!

可是,这种方法真的靠谱吗?

中医中有个说法,叫“动汗为贵”,意思是运动过程中出汗,这是最珍贵的,对健康是有帮助的。而蒸出来的汗,则是依靠高温强行将身体的体液蒸腾出来,最终反而是伤阴血的!

传统中医有动汗和静汗之分。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人体也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身体静止情况下出的汗,在中医理论上叫“动汗”,但极易出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

不因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

被动出汗只是在人体浅表层出汗,如蒸桑拿;主动出汗才是真正的深表层出汗,也就是让人从里向外出汗,如运动出汗。这种主动出汗是人体进行的自我调节,出汗后不仅让人感觉很舒服,还能起到以排出毒素、控制血压、美容护肤等作用。

现在你应该明白,应该如何正确出汗了吧。

特别推荐

南怀瑾肚脐贴

调理肠胃,暖宫散寒

温阳止痛,提升免疫力

对肠胃病、手脚凉、痛经等有立竿见影之效

限时优惠

1盒49.9元买2送1

温馨提示:售前、售后、查单号,添加客服“小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xj/6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