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http://m.39.net/pf/a_5066150.html??进入伏天,也意味着人们正式迎来了“高温、高湿、高热”的“三高”天气。哪些“健康杀手”常在暑天出没?孩子暑假在家又有哪些安全隐患?父母们快来看看吧。一、“游”一夏:溺水成暑期安全“头号杀手”
进入三伏天,天气变得闷热难耐。不少人选择到游泳池或附近河海消暑纳凉,但每年夏季溺水事件频发,尤其儿童溺亡事件更是引人痛惜。
今年汛期比往年更长,江河水位均已大幅上升,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青少年应到正规场馆学习游泳,不去陌生地方游泳。孩子游泳时,家长应全程陪同。游泳时如果遇到危险,保持冷静,在身体下沉时屏住呼吸,待身体上浮后再大声呼救。
据了解,溺水者窒息后,心跳呼吸停止,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到5分钟。如溺水者意识不清,应在浅水或岸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溺水者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布除去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在初步心肺复苏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求救。
二、“玩”一夏:玩具别选“水精灵”和跳跳杆7月初,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两起预警,分别关于“水精灵”和跳跳杆这两种儿童玩具。在不少玩具店甚至路边小摊上,都能看到“水精灵”在售,这些“水精灵”五颜六色,每颗直径大约1至2毫米,吸水膨胀后,颜色、质感与果冻类食品极其相似,常导致孩子误吞窒息。
预警信息提醒,不要把“水精灵”当做玩具购买和玩耍。如果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水精灵”,或者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水精灵”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救治。
另外。预警信息称,由于跳跳杆常见产品缺陷,可能导致儿童失稳跌倒,造成头部、肢体及躯干的挫擦伤、扭拉伤、骨折等;如果儿童在跌落时碰到锐利边缘、尖端、突出物时,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另外,某些伤害案例表明,长时间使用跳跳杆,可能会导致关节受损。
三、“护”一夏:家有小孩谨防坠楼意外近日发生多起儿童坠楼事件,让所有人为之心痛。为什么独自在家孩子容易坠楼?心理专家分析,当儿童独处时,会产生“分离焦虑”。最常见的表现是变得烦躁不安,会嚎啕大哭或又踢又闹。而儿童又缺乏对危险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
防范坠楼事件发生,建议将孩子活动控制在监护人视线之内。家中窗台应有防护措施。同时不要在阳台或者窗户附近放置能让小孩攀爬上去的物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凉”一夏:小心“空调眼病”找上门进入盛夏,人们多“宅”在家中吹空调,到医院就诊的“空调眼病”患者也明显增多。家住哈尔滨的男孩冬冬双眼发红发痒,严重时眼角还有浓稠的分泌物,为缓解不适,冬冬不停用手揉眼睛。医生确诊冬冬得了过敏性结膜炎,罪魁祸首就是家里白天夜里都开的空调。
据介绍,儿童在学校较少接触空调,放假在家常吹空调,再加上免疫力较低,暑期“空调眼病”患儿激增。提醒家长,过敏性结膜炎并非感染细菌引起,抗生素类眼药水无效,多用有副作用,还应及时就医。
五、“防”一夏:“小鬼当家”警惕病从口入家长应正确管理家中药物,避免儿童误食。
(1)把药品放在高处柜子中,最好再配上锁。
(2)每次用完药都要收好,服药后拧紧药瓶。
(3)告诉孩子药品的危险性,不要为了让他们服药而哄骗说药品是糖果或吃起来像糖果。
(4)幼儿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
六、“吃”一夏:那些年,人们中过的“毒”近日,不少媒体报道有人因食用隔夜西瓜、久泡木耳等导致食物中毒,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