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夏季常见菜,吃错会中毒一定小心

夏天,丝瓜、瓠子、黄瓜等

瓜类蔬菜新鲜上市,

脆嫩清爽,

深受人们喜爱。

曾经有新闻说,

吃了发苦的丝瓜、瓠子会导致中毒,

甚至毒倒了一家人……

这还真不是谣言。

发苦的瓠子和丝瓜确实有毒素,

也有人曾因此丧命。

一盘炒蔬菜,竟然会要命

瓠子、丝瓜、葫芦等蔬菜,都属于葫芦科植物,它们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一类发苦的有毒物质:葫芦素。

研究表明,葫芦素是高毒性物质。它在人体内会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造成多种中毒症状,例如上吐下泻、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毛发脱落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目前已知的葫芦素有20多种,毒性有强有弱,其中葫芦素C、D、E、I均有致死的案例。

在各种葫芦素中,最可怕的是苦瓠子中含有的葫芦素D,毒性比砒霜还强:

葫芦素D的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低至5毫克每千克体重;

砒霜的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不过是31.5毫克每千克体重。

说葫芦素比砒霜更毒,并不是危言耸听。

前不久,武汉的陈先生用自家种的瓠子炒了盘菜,虽然吃起来味道很苦,但他却以为吃苦能「清火」,一个人吃了大半盘,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不仅上吐下泻,甚至还呕了血。

医院救治,陈先生被诊断为食物中毒引起的胃广泛性渗血和糜烂,并伴有肝肾功能损害。

有很多文献研究,都曾报道过吃苦丝瓜、苦瓠子而中毒的案例。

特别苦的瓜类蔬果,不要吃!

我们常吃的很多蔬菜水果,都是葫芦科的,例如丝瓜、黄瓜、甜瓜、西瓜、冬瓜……

一般来说,葫芦科的蔬菜水果经过人类的长期选育,已经很少或不产生葫芦素,没有苦味了。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有些植株可能发生「返祖」,恢复合成葫芦素的能力,例如基因突变、种植条件不佳(如干旱、低温)等;

苦味野生植株的花粉「污染」了栽培植株,杂交出来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下一代果实就可能发苦。

在常见的葫芦科蔬菜和水果中,南瓜、西葫芦、黄瓜、甜瓜、西瓜、丝瓜、冬瓜、瓠子等,均可偶尔遇到味道极苦的果实。

如果葫芦科蔬菜或水果苦到难以下咽,

千万不要吃!

别以为能清火!真的有毒!不要吃!

苦瓜是唯一的例外

苦瓜也是葫芦科的植物,同样可能产生葫芦素。

但别害怕,苦瓜的苦味来源于两类成分:葫芦素和苦瓜苷。

苦瓜中葫芦素类物质的含量比较少,而苦瓜苷是苦瓜属植物所特有的,因此苦瓜吃起来有温和的苦味,但不至于难以下咽,正常吃不用担心中毒。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家里吃丝瓜前,最好用舌头舔一下去皮的丝瓜肉,有苦味即有毒,不可食用;炒熟的丝瓜如发现有苦味,应连同锅里的其他食物一起丢掉!

不要迷信苦味食物能「清热」「败火」,不要怕浪费,遇到特别苦的葫芦科蔬菜水果,无论是买的还是自己种的,千万不要吃!

其实,除了苦丝瓜外,

这些蔬菜都有毒↓↓↓

1发芽的土豆发芽的土豆或变青的绿皮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胃肠薪膜有较强的剌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还危及生命。2青西红柿青番茄含有同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一一龙葵碱。食后会产生恶心、呕吐、肤色青紫、流涎、头晕等中毒症状。生着吃危险性更大!3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4鲜扁豆鲜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碱,有毒,但遇热后会溶解。食用前应用沸水焯透或过油,或干煸至变色后食用。5黑斑红薯如果红薯表皮呈黑色或褐色斑点,或者已经发芽,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表皮呈黑褐色或有黑色斑点的红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污染。黑斑病菌的毒性可使红薯变硬、发苦,毒性大,而且此毒素无论水煮或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宜被破坏,最好不要食用。还有这些常见菜也很危险↓↓↓1四季豆毒素罪行:生四季豆中含有毒物质——毒蛋白和皂素,如果没有煮熟煮透,人吃后1~5小时就会中毒,轻者头痛头昏,重者恶心、呕吐、腹痛。防毒指南:四季豆两头含毒素较高,应去掉。烹调时不能像其他蔬菜那样烫一下或爆炒一下就可以,一定要焖煮10分钟以上。当四季豆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绿或墨绿色,吃起来没有豆腥味,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如果实在担心中毒,可以先焯一下,这样有助于四季豆受热均匀。2鲜黄花菜毒素罪行:其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碱,会强烈刺激胃肠和呼吸系统,引发食物中毒。防毒指南:烹调前,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后挤掉汁液,彻底炒熟。需要说明的是,干黄花菜是由鲜黄花菜经蒸、煮、晒干制成,在加工过程中有毒物质已遭到破坏,不会引起中毒。3发绿的土豆毒素罪行:土豆中含有龙葵素,是一种有害的生物碱。发芽后,其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剧增。人吃了这种土豆,轻者恶心、腹痛,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防毒指南:如果土豆发芽不严重,可将芽眼彻底挖除干净,并剔除发绿部分,然后放在冷水里浸泡约1小时再炒(龙葵素会溶解在水中),出锅前加点醋也可去掉部分毒素。4果仁毒素罪行:果仁中毒包括白果、苦杏仁、樱桃仁、苹果仁等。白果含有白果酸、白果酚等有毒成分及银杏毒,会损伤末梢神经。其他果仁因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水解后易产生氢氰酸,引发中毒。防毒指南:白果不可生吃,加热后毒性减弱,一次可吃10粒左右。其余果仁不要直接吃,在榨果汁时,应先去掉果仁。5黄豆毒素罪行:生黄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会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另外,生黄豆中的凝集素是一种糖蛋白,摄入过多时可能使人恶心、呕吐。防毒指南:黄豆煮熟后,有毒物质就能被充分破坏,可放心食用。从外面买来的生豆浆,应该彻底煮开再饮用,具体方法是,看到豆浆沸腾后,再煮8分钟。6鱼胆毒素罪行:青鱼、草鱼、鲤鱼等鱼胆内含鱼胆汁,这种有毒成分对人体细胞有损害作用,会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等症状。防毒指南:鱼胆即使做熟了,对人体也有害,不能食用。鱼胆位于鱼的腹部,一般呈淡淡的青黄色或青黑色,在烹调前一定要将其清除干净。7红心甘蔗毒素罪行:甘蔗在每年秋季上市,但很多水果店大量进货后会囤积在地窖里,直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个过程中甘蔗受冻又化冻,适宜的温度会促使霉菌在甘蔗中繁殖。此外,甘蔗中含有的糖分和水分,也有利于霉菌的生长。霉菌生长产生的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轻度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发生阵发性抽搐,甚至死于呼吸衰竭。防毒指南:关键要学会挑甘蔗。新鲜甘蔗外表色泽比较鲜亮,去皮后果肉应是白中带黄。而霉变的甘蔗表皮缺少光泽,有霉斑且质软,甘蔗末端会出现絮状或者绒毛状的白色物质。切开之后,断面色泽灰暗,结构疏松,果肉中会有黑色或红色的丝状物。8烂水果毒素罪行:水果坏了一小块,有的人舍不得把整个都丢掉,于是把烂的部分削掉继续吃。然而,水果经过长时间贮存后通常会遭到微生物的入侵,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青霉,经过新陈代谢后它会产生展青霉素,这种物质会造成人体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肾脏水肿等病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调查显示,霉变苹果上外观正常部位的展青霉素含量为霉变部位的10%~50%,所以即使外表看上去仍旧正常的果肉其实已经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防毒指南:当水果发生部分霉变时,只把霉变部位去除后食用未必是安全的,因为展青霉素已经通过果汁扩散到了果实的其他部位。因此“烂水果”应立即全部丢掉,没腐烂的部分也不要再食用。9坏瓜子毒素罪行:很多人在嗑瓜子时,都吃到过“苦籽”。可你知道吗?这种吃起来有苦味的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肝癌。这是因为,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防毒指南:平时吃到霉变的瓜子一定不要偷懒,要起身吐掉再用清水漱漱口。其实,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预防食物霉变。比如,购买瓜子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另外,购买时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最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10有哈喇味的坚果毒素罪行:坚果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会产生酸败现象,出现我们常说的“哈喇味”。其危害在于,一方面使坚果的味道变差,产生刺喉的辛辣味。另一方面坚果中油脂酸败的产物,如小分子的醛类、酮类等还威胁身体健康。如果食用量大,轻者会引起腹泻,严重者还可能造成肝脏疾病。防毒指南:坚果商贩一般不舍得把变质的坚果扔掉,而掩盖“哈喇味”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加工时加入大量盐、花椒、大料、糖精、香精等进行调味,因此变质坚果时常会隐藏在咸味、五香味、奶油味的坚果中,相比之下,原味的、清炒的坚果品质相对会好一些。

编辑:花千肉、蛋蛋来源:丁香医生、湖北日报、生活日报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hx/7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