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党史中的医药卫生
??年3月29日,我国成功研制钴-60旋转式伽玛刀,成为卫生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上唯一的中国制造。中国产伽马刀在技术上已达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我国医疗设备的高科技含量一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年3月29日,为进一步落实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项目在石家庄正式启动。该项目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救助,旨在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减少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年3月29日,为助力党的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中国首本《医院人文建设蓝皮书》医院人文品牌峰会上正式发布。中共党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新闻网络处处长刘哲峰在大会上表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医院制度流程、行为规范贯穿融合。
??年3月29日,是第2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事故是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年,原卫生部联合六部委发文,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目的是从预防食物中毒、艾滋病等方面推动中小学生安全工作。
2、简报
??国家卫健委29日通报:28日31省市新增确诊病例1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8例,内蒙古3例,四川2例,上海1例,湖南1例)。
??截至年3月28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万剂次。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6时30分,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例。全美有33个州的新增病例呈上升趋势;俄罗斯将于今年夏季形成群体免疫。(人民日报海外网)
??28日,国家卫健委在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截至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一亿剂次。国药集团表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灭活疫苗,利用在国内和海外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后的血清,对包括在南非发现的和在英国发现的毒株,还有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流行区发现的10多个毒株进行了交叉综合试验,结果显示,两款灭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对这些毒株都有很好的中和作用。通过抗体水平监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有效期大约在6个月以上。(人民日报)
3、全国首个食品药品科普公益网站
?
??近日,广东食药科普体验馆和广东药监局政务服务中心安安网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食药科普体验馆是大型食品药品科普主题体验馆;安安网是全国首个食品药品科普公益网站,自年2月上线,网站浏览量超过万次,共发布余篇科普文章,编撰科普知识词条约4.5万条,普及药品安全知识的同时,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
4、全国「双满意」医院排名出炉
??据了解,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于年1月制定并在全国启动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简称“改善服务行动”),从年2月到年3月期间开展了针对“改善服务行动”的五次第三方评估工作,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结合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工作,医院、医院、医院四个维度的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医院名单。
??以下为排名top10名单:
5、医院「国考」进阶在即,DIP+DRG是怎么影响绩效得分的?
??在医保支付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医保支付方式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医院管理者面前的时代课题。
??尤其是全国30医院DRG运行势头正盛之时,71个城市又开启“试水”DIP分值付费,恰似“东风未息,西风又起”。一时之间,业界有声音表示,DIP和DRG这两种医保支付方式不仅可以共存,还可以在一家医疗机构中“合作”。国家布局的试点城市中,的确存在两种支付方医院。
??当发轫于美国的DRG,与中国原生原创的医保付费方式DIP分值付费相互碰撞,二者可能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健康界特此连线同步试点DRG和DIP的上海交通大医院(下称“医院”),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DRG够不到的地方,DIP来弥补
??“既能向上兼容,又能向下扎根”。医院副院长潘曙眀开门见山地介绍,DRG和DIP的共同使用,让医院本就已经详细设定好的临床路径再添一重可操作性。二者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共生共荣。
??“舶来品”DRG,传统意义上是按照临床路径相近、医疗资源消耗相近的原则,把同一组的病例“标准化”分组的医保付费方式,同时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医院自觉有效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控制成本。其覆盖面多为已在北京、上医院开展的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急性住院病例,而不适用于门诊病例、康复病例、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例,以及某些诊断和治疗方式相同但资源消耗和治疗结果变异巨大的病例(如精神类疾病)。
??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年6月12日公布的《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细分组方案(1.0版)》,DRG付费的基本单元为组。
??与细分组数在千数以内的DRG不同,基于大数据和分值的病种组合DIP划分更细,组数过万。本质上看,DIP虽与DRG同是按病种付费,但相对而言更具有适应性及可扩展性,既可应用于普通门急诊付费标准的建立,也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的改革。它的试点“触角”医院,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
??“目前从疾病严重程度、疾病疑难程度、治疗方式复杂程度等维度看,DRG的确是相对来说是比较理想化的状态。”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向健康界分析,医院诊疗路径的标准化有很高的要求。
??这意味着,医院的病案首页数据填写必须规范起来。目前我国多医院、甚至同科室不同医生之间的诊疗路径都存在差异性,因此DRG想达到理想中的落地程度,还是要首先突破病案首页质量这一关。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也曾撰文表达过同样的态度。
??同样地,潘曙明也认为,一般DRG具备相对规范的临床路径,但并不能面面俱到照顾到很多患者的复杂情况。尤其是国内各地域之间对患者的诊疗策略也存在差异性,东部的方法不能完全在中部地区适用,更不能照搬到西部地区。
??如果一名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合并症,却又不存在于DRG现有临床路径中,那这种情况就不能成功入组。相对而言,DIP就更显包容性且算起来更精准。“医院的DIP,所涵盖的病种更全,这样数据的偏离度可能不会很大。”潘曙眀向健康界举例说明,医院治疗时,可能会第一时间溶栓,再不行取栓;医院就可能只是溶栓或保守治疗。这就必然会导致费用的很大差异。这时候,DRG会把每一个操作定标记录,DIP则是把费用确定下来。
??医院之间相互比照,医院医院也会存在显著差异。同是孕妇,医院医院生产的孕妇相比往往伴有合并症,情况是不一样的。DRG、DIP对此各自生成的数据不一,二者共同应用更能辩证看待数据,不单纯以医疗项目费用的多少来评定医疗质量,更为客观。
??国家医保研究院医保基础理论和国际比较室副研究员仲崇明向健康界表示,本质上看,DRG似乎更有医学气息,而DIP偏向数理统计。前者出发点是好的,但“打击面”小,城市、机构、病种均覆盖范围有限;后者相对温和,医院而言更客观和友好,同时具备公平、高效的“亲民”特征,可以帮助DRG找到本身覆盖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