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夏季高温多雨多风多雷,
无论是对各类机械设备,还是人的情绪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历来都是事故易发多发期。首先我们看看历史经验总结的夏季安全生产的特点1、夏季高温、潮湿,容易中暑。
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同时雷雨天气多,生产现场存在高温、潮湿环境,极大的增加了中暑的风险。
2、天气炎热
心情容易烦躁,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增加。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表现在作业现场中就是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增多。员工心情烦躁时,往往会精力不集中,作业时容易走神,极易引发工伤事故。
3、为避高温
大量夜班作业较为普遍,员工疲劳作业严重。进入夏季,随着装卸量增大,为避高温,大量作业安排夜班或加班进行比较普遍,而夜班或加班一方面疏于管理,一方面又疲劳严重,从而大幅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4、夏季天气炎热
劳动保护相对薄弱。夏季气温高,液体化工品极易挥发,天气炎热或因出汗等诸多原因,员工作业期间往往不规范穿戴长袖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劳保鞋、防护面罩、呼吸器防护用品,而这些防护用品都是员工人身安全防护的一道屏障,一旦缺失,刮伤、碰伤、灼伤、呼吸不适等轻微事故就不可避免了。
5、雷雨天气多发
雷击、火灾事故增多。雷电天气往往伴随着强放电现象,因雷电放电电压极高,极易造成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
6、台风多发,雨水较多
易生涝情水患,夏季是大风、大雨多发季节,靠泊船舶、移动的设备设施极易造成碰撞损伤,各种库区和地势低洼场所,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隧道等因排水不畅,易积水成涝,发生洪涝灾情。
按照历史风险和季节性安全特点,夏季安全生产需要做好以下10预防+1应急+1预警要点,即:
防检维修保养清洁人身伤害事故、防汛、防中暑、防塌方、防淹溺、防触电、防台风、防中毒和窒息,防雷击、防火灾爆炸等十防、应急准备和风险预警工作。
风险预警夏季安全防控,预警当先,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季节气候因素、当地和类同行业历史事故案例为风险预警参考,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订各级风险控制责任,抓要点,抓易发事故点,制订适宜企业需要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防人身伤害事故
由于夏季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变能力差,因视觉、听觉障碍等造成人员自我保护能力下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设施质量和安全措施不利等原因,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因此防人身伤害事故是安全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员工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但是,这些用品一般都是比较厚实的,比如说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带、口罩、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天气炎热穿上这些东西会让人觉得更热,于是一些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放弃了穿戴。一旦危险来临连最基本的防护都没有了,使得原本不是伤害很大的事故变得比较严重。防范措施:(1)加强对干部、关键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上岗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特别是夏季犯困和气温导致的人情绪烦躁,容易导致违章和冒险作业发生。(2)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票制度,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3)严格设备、设施的安全资质的审查,特别是加强作业环境通风降温等高温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检查。
(4)加强危险源点和危险作业的危害识别和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及预案。
(5)加强安全检查,坚持安全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做好防范工作。
检维修强化措施: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检修工作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2、进行检修作业时,应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参与。
3、检修前,应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处加装锁具,上锁挂签,安排专人看护,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制度,检修完成前严禁打开电源。
4、带压检修设备前必须进行放空处理。
5、在防爆区域进行检修时,注意防火防爆,安全使用防爆工具。
6、检修完毕后,应清点工具,防止工具留在机器内。
夏季要防汛、防洪、防大风高温、多雷、台风、暴雨是夏季的气候特点,要切实做好防雷,防雨、防台、防汛工作,雷雨天气禁止在高处作业。通畅、完备的排水设施是防止洪涝发生的重要途径,结合气象预报或天气预警,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定期检查防洪、泄洪、排涝设施,做到小雨无积水,大雨能排走,特大洪水有预案,遇到极端天气时,根据预案安排生产、紧急停产或撤人避险。定期检查生产、生活区域的房屋、罩棚和围墙,防止台风及坍塌,并确保设备、设施防雨、防水和防潮。要配备必要的铁锨、编织袋、排水泵、防洪沙、通讯设备等应急物资,经常性检查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紧急报警系统。此外,还要认真组织防汛、防风抗灾抢险演习,搞好宣传教育,使每个员工明确防汛、防风抗灾的重要意义和在防汛、防风抗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防中毒中暑
中毒夏季天气炎热,诸如,油品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挥发、扩散速度加快,接触有毒气体岗位的操作人员很容易发生有毒气体中毒。员工穿戴比较单薄,而且容易出汗,有毒物质容易通过毛孔进入体内造成中毒,这种中毒开始没反应,但是一旦有反应就非常严重。另外,进入容器内作业,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侵害,也要防止发生作业人员缺氧窒息,造成人员伤亡。防范措施:(1)加强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的个人保护意识,观察风向,防有毒气体中毒防护。特别是进储罐进行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人身保护及监护工作。(2)检维修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注意有伤口或伤口未愈的,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关键部位作业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不断治理现场的“跑冒滴漏”,保持现场环境质量。
(4)凡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研究制订施工方案,提出明确安全要求,制订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5)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必须采取清洗、通风、取样分析、检测等措施,施工中按要求配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行政部切实加强夏季的食品安全管理,杜绝食物中毒。
有限空间作业强化措施: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2、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3、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4、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5、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6、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
7、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8、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中暑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体质差的人易发生中暑事故。
外操人员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很容易发生中暑。由于热不断作用于人体,体内热量散发困难,使体内蓄热过多而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叫中暑。中暑严重时,还会造成晕倒,如不及时急救甚至有生命危险。
要合理调整作业特别是室外作业时间,减少日晒,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段,并配备好相应的降温设施和用品。
夏季要防暑、防高温、防疾病。随着逐渐天气晴朗酷热,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度均达到最高等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易发生中暑、慢性热致疾患等疾病。
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企业需合理安排生产作业时间,室外作业人员应尽量避开高温时间作业,合理穿戴防护工作服,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多饮用含盐的白开水,注意休息,备好防暑降温药物。
因高温天气影响,人容易疲劳,要妥善安排高温期间人员的休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供给必须的营养物质及耐热保健饮料等卫生保健措施,以提高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控制和消除中暑,并减少高温对健康的远期作用。
对身体素质差、不适应高温作业的人员在在非高峰时可以适当轮换轮班。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防范措施:(1)定期发放防暑降温品。
(2)作业时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确实需要作业的要准备好降温品,并限制作业时间。
(3)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通常最佳饮水时间是晨起后,平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亦可补充水分。
(4)增强营养:平时可多喝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5)备防暑药,部门、班组负责现场配备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6)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防爆炸夏季要防爆炸、防超温、防超压。夏季光照时间长、气温较高,促使易燃易爆物品加速分解、气化、发热、膨胀,易造成设备超温超压,严重者可能发生爆炸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是危化品行业最严重的事故,不但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设备损失,严重时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其后果不堪设想。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各类可燃物质极易挥发,环境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因此非常危险。为防止设备设施超温、超压,要控制好主控室、电气设备操作间的室内温度,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的安全设施必须保持完好可靠。常压储罐的储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临界范围内,严禁超装。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非敞开的桶罐要按规定预留空间,避免盛装的易燃液体因受热膨胀而引起容器爆破炸裂。操作压力容器要保持平稳,防止加载速度过快造成压力突然上升或剧烈波动,并对所有停用的设备管线要做好泄压和吹扫。要随时掌握放空、泄压系统的完好情况,对可能存在泄漏点的地区重点监控检查,对高空放空点及高空可能泄漏点进行重点控制,防止泄漏着火。要强化工艺管理,及时调整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操作人员对换热设备的工况、冷却水的运行情况以及温度、液位、压力的非正常变化等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