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进入生长繁殖活跃期,易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文山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夏季食品安全预警通告,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消费者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外出就餐时,尽量选择环境整洁、信誉度高,且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慎食生菜凉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二、预防野生菌中毒。家庭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采集或选购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食用野生菌品种不要混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加工时应先放在沸水中煮3至5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严禁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加工食用野生菌。
三、预防马铃薯中毒。公众应注意把马铃薯储藏在低温无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使用发芽和青紫皮马铃薯制作菜肴;如果家庭一定要食用青紫皮马铃薯时,应完全削去0.2厘米以上厚度的皮肉并煮熟煮透,烧煮时可加入少许醋或与酸菜煮食,能够破坏其毒素。
四、预防变质食物中毒。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单位、工地食堂、会议和农村集体聚餐等涉及集体用餐的监督检查,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原料,严防变质食品引发的食物中毒。
五、预防蔬菜水果农残中毒。夏季是植物病虫害高发季节,菜农、果农用农药杀虫在所难免。食用果蔬前,要先浸泡10分钟,用净水冲洗3遍,可减少或消除农药残留。
六、预防“吊浆粑”中毒。“吊浆粑”是用吊浆面制作而成,如果吊浆面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细菌污染,会产生毒性极强的毒素(米酵菌酸),经℃煮沸和高压也不能破坏,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导致功能丧失,其死亡率高达40-%。如果吊浆面表面有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及明显的霉味和陈腐味,应严禁食用。
七、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随着气温的升高,冬天腌制的酸菜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已变黏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
文山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提醒广大群众,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到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不要乱服药物,以免延误病情;同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在治疗急救病人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以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查处食物中毒事件。各乡(镇、街道)、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若发生中毒事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
文山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
年5月4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