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伴安全入夏夏季常见传染病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213655.html

健康相伴安全入夏

幼儿园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等在此季节都容易滋生蔓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办法,携手设立“防火墙”,远离传染病的侵袭。

手足口病

0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牙杯、玩具及床上用品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表现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口腔及咽喉痛等。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02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表现症状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水痘

0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通过呼吸道传播,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表现症状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天。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皮疹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2~3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病程约2~3周。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主要见于水痘急性期的病人在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中带有病毒,附近的健康人吸入后则可以引起水痘病毒的侵入而导致发病。在集体单位,尤其幼儿园、托儿所中较为常见,可引起暴发流行。

2.接触传播:属于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水痘的特征是皮肤出现水疱且含有大量病毒,患儿将水疱挠破后再接触玩具,餐具等物品则会造成污染。健康的孩子通过间接接触玩具、餐具等物品,再触摸自己的眼睛或嘴巴也会引起病毒的侵入,导致水痘的发病。

04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表现症状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传播途径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流行性腮腺炎

05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表现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传播途径

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06

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

■表现症状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夏季传染病预防“五部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注意饮食卫生

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安全,为其准备多样化的营养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少吃油炸食品、冷饮和甜食等。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规律作息

夏季睡眠时间长于冬季,起床时不宜催促孩子,可放轻柔音乐,慢慢轻柔地唤醒孩子。适当增加孩子的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精力不济,抵抗力下降。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在孩子们平时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选择阴凉的场所开展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周末白天带孩子外出游玩时,请做好防晒工作,长时间在外时,家长还需要备好防暑药品等。

及时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控制区域性急性传染病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要注意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幼儿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细心照料,幼儿的身心健康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用心呵护幼儿让他们安全度夏,一起陪伴幼儿茁壮成长!

END

编辑:朱永红

文稿:张军霞

审核:李向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10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