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不能喝绿豆汤,服用头孢后72小时内

吃中药期间不能喝绿豆汤?

今天中午,上海发布了今夏第三个高温红色预警,气温一度超过40℃。这时候,要能来碗冰镇绿豆汤,肯定让人觉得暑气全消。然而,网上流传着“吃中药不能吃绿豆”的说法,理由是中药的药性会被绿豆解除,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每年夏天,“吃中药不能吃绿豆”的说法都会在网上流传。例如,去年7月网上流传过这样一条问答帖子:“正在吃中药,就想问问绿豆会不会解药?”“绿豆确实具有解药的效果,作为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消暑利尿的功能,吃药期间最好不要服用。”

那么,“绿豆解中药”的说法是否正确呢?记者就此问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翼。她表示,绿豆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据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本草备要》记载,绿豆有“清热解毒,利小便,止消渴,治泻痢”的功效。

但“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张翼解释,我们常说绿豆有解毒作用,可以理解为绿豆对重金属、农药中毒以及其它各种食物中毒有一定防治作用,能加速有毒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向外排泄。而绿豆汤本身并没有解药性,并不会把中药的药性给解除。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药有“寒热”之分,绿豆性凉。

如果人们正在服用含有肉桂、丁香等温热性的、有补益效果的中药时,就尽量不要喝绿豆汤了,否则有可能把药性“中和”。

相反,如果正在服用含有黄连、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等清热、利尿、泻下的中药,那么多喝点绿豆汤,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张翼提醒,体质虚寒、脾胃功能差、容易拉肚子的人就不太适合喝绿豆汤。如果实在想喝,可以酌情在绿豆汤里加点枸杞、红枣或者桂圆肉,让绿豆汤相对温热一些。

吃完头孢,各类酒、藿香正气水都不能喝!

除了喝中药时不能喝绿豆汤,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则禁忌:“同时服用头孢和啤酒会导致中毒”。这是真的吗?

炎夏时节,吃着小龙虾烧烤配啤酒的人不少,而有些人因患上“空调病”,同时还会服用头孢类药物。殊不知,这样的搭配可能造成致命的严重后果:近日,江苏连云港赣榆区一名男子在龙虾店喝酒时突然昏倒,尽管周围民众立即对其进行急救并送医,但该男子最终还是抢救无效而死亡。知情者透露,男子当日中午参加婚礼时喝了不少酒,晚上又通宵喝酒,之前却服用了头孢类药物。

为何头孢与酒同服时的杀伤力如此巨大?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专访上海交通大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聘“食品药品安全专家”石浩强。

专家证实:头孢+酒=毒性反应

“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上每年都不在少数,且在夏季尤为高发。”石浩强坦言,“同时服用头孢和饮酒,严重者的确会造成死亡,但这并不是酒本身的问题,而是两者同服时发生的毒性反应。”

原来,这种毒性反应临床上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原本是一种戒酒的药物,服用后,即使饮用很少量的酒,身体都会产生严重的不适感,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它的主要原理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在体内代谢为乙醛后无法正常进一步代谢为乙酸,从而产生蓄积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中毒。”石浩强说,头孢类药物就能够抑制乙醛脱氢酶,进而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除了最严重的致死外,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等都是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若少量饮酒后产生以上不适,也必须尽快就医。

来得非常快、去得非常慢、后果非常严重

石浩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样的药物禁忌可能经常被人忽视,但双硫仑样反应有“来得非常快、去得非常慢、后果非常严重”的三大特点,

“通常情况下,毒性反应在15至30分钟内就会爆发,但即便及时抢救,症状缓解也通常需要4至12小时,完全恢复则需4至5天。一般来说,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对乙醇敏感者尤甚。”

石浩强说,曾经有一个病例,一名女性患者平时酒量较佳,但在停用头孢哌酮4天后,仅仅喝了一口低酒精度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晕厥等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大家应该谨记: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临床建议,服用头孢类药物的72小时之内不得饮酒。”

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服也可能“杀人”

当然,除了头孢与饮酒这对坏搭档外,任何含有酒精的食物或药物都可能与头孢类药物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比如日常食物中的酒心巧克力、乳酪与动物肝脏;药物中常用的藿香正气水、棕色合剂、“十滴水”等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这也是夏天双硫仑样反应高发的原因之一。”石浩强解释,“以上食物和药物都不能和有些头孢类药物、甲硝唑、华法林、达美康、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同服或同用,因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需要注意。”他补充,对于超敏患者、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者,在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有时即使是外用擦拭酒精用于降温或者消毒,也有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除了做好自我预防工作外,专家建议,服药期间应阻断一切酒精制品,禁止饮酒,“药酒不同服,不仅可以避免毒性反应,也可以避免降低药效。”若已发生不适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吸氧、洗胃等抢救,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郑子愚、黄杨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xj/6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