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结消肿之良药夏枯草

上饶房价格局生变老城区13万msu http://www.shangraozx.com/srstc/7920.html

夏枯草这一味中药,大家都不是很陌生。虽然它长得不是很好看,又经常生在山沟湿地或荒野路旁,《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生川谷”,《本草纲目》记载:“原野间甚多。”《中国植物志》记载:“夏枯草野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上。”夏枯草喜长在山沟、湿地、河岸等荒地或路边草丛。该植物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对于这味中药,大家是否了解呢?

夏枯草,又叫棒槌草、棒头花,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在我国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以江苏、安徽产量最大,江苏南京产的质量为佳。夏枯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对生,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轮伞花序顶生,集成穗状;花冠紫色,蓝紫色或红紫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病结核。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负担,夏枯草在针对于甲状腺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夏枯草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中药之一,一般取其干燥果穗入药,功擅清火,明目、散结、消肿。《本草纲目》“能解内热,缓肝火”。《中华本草》“夏枯草清痰火,散郁结,舒畅气机。用于痰火蕴结,肝胆气郁之瘰疬、瘿瘤、痈肿等”。缪希雍《本草经疏》“夏枯草……又辛能散结,苦寒能下泄除热,故治一切寒热及消瘰疬、鼠疫,破癥散瘿……”。《滇南本草》“治目珠胀痛,消散瘰疬、周身结核、手足周身筋骨酸疼”。《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结合古代文献资料可发现,夏枯草被广泛用于“瘿病”的方药中。

夏枯草除了有散结消肿之功效,还具有明目之用,近年来应用夏枯草治疗眼病疗效确切。对于眼突的治疗也很有效,病位在眼,肝开窍于目,且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肝气不舒,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津液运行不利,水停痰凝,最终出现痰瘀互结,稽留于眼部,而成突眼。夏枯草禀纯阳之气而生,得阴气而即枯,以宣通泄化见长,丹溪谓其必有“温和之气”,故能消释坚凝,疏通壅滞。因其禀阳气而性善行,故尤善宣泄肝胆木火之郁滞,畅利气血之运行,而善利凝痰结气。夏枯草生于阳始枯于阳至,其性虽寒犹温,故能补厥阴肝血;目为肝脉所系,肝开窍于目,治疗眼突,常收奇功。

在现代药理中,夏枯草具有非常好的功用:

1.抗肿瘤作用:夏枯草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具有细胞毒作用、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于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抗氧化、抗自由基、上调肿瘤基因表达、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等有关。夏枯草有显著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

2.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夏枯草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并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具有抗结核杆菌、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3.降血压作用:发现夏枯草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升高一氧化氮(NO)含量来发挥对SHIR大鼠的降压作用。夏枯草醇提液对氯化钾、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钙所致的主动脉条收缩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4.降血糖作用:夏枯草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夏枯草水提物能降低正常及四氧嘧啶糖尿病ICR小鼠餐后高血糖,认为夏枯草水提物可能通过促进肝糖原合成以降低正常和四氧嘧啶糖尿病ICR小鼠餐后高血糖,而对肝脏、肾脏组织无损伤作用。夏枯草中所含降糖素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促使胰岛素正常分泌。有临床测试显示夏枯草能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故夏枯草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调节免疫:以往国内外研究认为夏枯草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近些年来认为其总体表现为免疫增强作用夏枯草多糖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6.保肝作用:通过对复方夏枯草保肝降酶作用的研究发现,复方夏枯草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联苯双酯比较无显著差别。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方朝晖医生,希望我在这里分享的所学所知可以为大家的健康提供帮助。请大家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xj/5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