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进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病原微生物极易滋生繁殖,是食物中毒事故的高发季节,为防止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此,提醒各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各类食堂)和广大公众要注意夏季饮食安全,防范食物中毒。
1、
预防有毒野生菌中毒近期,野生菌陆续上市。采摘和加工不当时,野生菌毒素就会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极易造成食物中毒,甚至死亡。在采摘过程中注意,凡是色采鲜艳、长斑、生泡、流浆、有沟裂、有疙瘩、长菌环、菌托呈奇形怪状的不采摘。食用时不能辨别种类的不吃,几种野生菌混在一起的不吃;加工时要炒熟煮透,食用时不饮酒。
2、
不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已列入国家《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严禁任何餐饮服务单位以任何方式经营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包括自制的泡酒),一经发现,依法严厉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预防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大多起因于卫生条件差,加工环节不符合卫生要求。为避免发生食物中毒,集体聚餐时要严格做到:一是举办农村集体聚餐应及时进行申报备案;二是水源进行消毒并保护好,使用城乡管网水(自来水),严禁使用井水;三是食品原料采购要到正规的农贸市场购买食品,不买腐败变质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同时索要发票;四是承办集体聚餐厨师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并有健康证明;五是生熟食品要分别加工、存放,加工生熟食品要分别洗手,防止交叉污染;六是冷冻食品要彻底解冻后再使用,食品要煮透,特别是肉要熟透,不吃半生不熟的豆角;七是餐具用前应洗净并消毒。
4、
餐饮单位要规范经营(一)从事餐饮服务经营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自办食堂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应有健康合格证明,餐饮服务操作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二)各餐饮服务提供者要按照操作规程规范加工、生产、储存、运输食品,凉菜应由专人在专间加工制作,使用专用工具、容器和冷藏设备,并认真清洗消毒。不具备条件,未取得凉菜项目许可的,不得加工出售凉菜。
(三)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关。要到正规商家,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保留购物凭证,做好进货查验登记。不得采购和使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以及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四)加工、贮存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冰箱等冷冻、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隔餐食品和豆类食品必须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五)做好餐具的清洗消毒。碗、碟、筷等公用餐具要清洗干净、有效消毒后使用。不使用回收或重复使用一次碗筷。
(六)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野生菌、四季豆、凉菜、黄花菜、河豚等为原料的食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5、
广大群众要增强防护意识(一)在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食品安全年度综合等级较高(依次为A、B、C)或动态等级较高(依次为“大笑”、“微笑”、“平脸”)的单位消费。不到超负荷经营的餐饮单位等消费,不到临时、无证的单位采购食品。
(二)制作家庭用餐时,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食物要做到烧熟煮透。夏天,即使不过夜的饭菜,一定要及时冷藏,不可在常温下保存。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因为饭菜中含有一些可以耐低温的致病菌,往往被人忽略。
6、
有效应对食物中毒事件就餐后若有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区卫生健康、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妥善保留可疑食物及其原料,积极配合做好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来源沾益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沾新小编
目前+人已 用广电机顶盒看电视,送上网。高清互动千部大片随心点,点播回放不卡顿,无捆绑消费。
咨询(沾益广电网络)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