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哈哈,你知道嘛,
明天(6月7日)是第二个世界食品安全日哦。
事情是酱紫的,
年,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7日为世界食品安全日,
继去年首次活动取得成功以后,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的世界食品安全日上继续呼吁:
从农场到餐桌,
从政府、生产者到消费者,
每个人都有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责任。
说简单点就是:“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哦。
嗯嗯,今天康康姐就准备带领大家,
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
从自身做起,保护咱们自己的“舌尖安全”。
要怎么做呢?
就先从杜绝食物中毒开始吧。
喂喂喂!先别着急翻白眼!
你们以为食物中毒离咱们的生活很远吗?
太傻太天真啊,孩子们!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
夏天可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哦,
下面这些食物就非常容易引起中毒,快点来看看吧!
1、贝壳类食品
比如,花甲、扇贝、生蚝、蛏子、青口等等等,艾玛,口水咋流出来了?这不是宵夜党们的最爱吗?中毒原因:贝类毒素
这些贝类食品呢,本身是不会产生毒素的,但如果它们吃了有毒的藻类或者和有毒的藻类共生,那就糟糕了,就会产生贝类毒素。
中毒后果:腹泻、呕吐、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死亡。
贝类毒素种类非常多,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严重甚至会引发窒息和死亡。而且,贝类毒素没有解药,且高温无法破坏,煮熟也避免不了中毒。避免中毒的方法
正规渠道购买水产品,在正规餐馆吃水产品。
注意官方发布的“赤潮”消息,赤潮期间,不要购买出现赤潮的地区的水产品。
吃贝类食品时,不要贪嘴,少吃一些,轻微毒素,人体自己能分解。
疑似中毒,医院。
PS:赤潮是指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值或者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的现象。赤潮发生时,海洋或者湖面上会形成一大片红色景象。赤潮中的贝类很容易带有贝类毒素。2、生肉
猪肉、鸡肉、海鲜肉......无肉不欢者的最爱啊!中毒原因:致病菌
夏天生肉保存不当,容易被致病菌污染,引发变质。
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极易造成食物中毒。
中毒后果:发烧、呕吐、腹痛、腹泻
被李斯特菌污染的肉还可能会引发孕妇流产、胎死腹中,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还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避免中毒的方法:
肉食一定要及时冷藏,还要生熟分开。
每餐的肉要尽快吃完,最好不要剩。
肉食一定要做熟!做熟!做熟!高温烹饪才能将细菌都杀死哦!
3、野蘑菇
潮湿闷热的夏天,野外很容易出现野蘑菇,到公园逛逛就能看到一大片呢。中毒原因:蘑菇毒素
康康姐说过无数遍,毒蘑菇品种格外多,非专业人士根本分辨不出来,
一旦误食毒蘑菇,就会引发中毒。
中毒后果: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现幻觉、器官衰竭、死亡!
毒蘑菇也没有解药,且对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内脏器官被其伤害,就再也不能恢复。避免中毒的方法:
不理、不摘、不吃!
4、剩饭剩菜
艾玛,一餐饭做得多了点,剩下的饭菜要小心咯。中毒原因:微生物污染
高温潮湿是微生物喜欢的生长环境,剩饭剩菜如果被微生物污染,就会产生变质,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中毒后果: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反应
对于体弱的老人和孩子来说,严重的食物中毒很有可能会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
避免中毒的方法:
不论是什么啥东西,只要吃不完,就要立马放冰箱,不需要等它冷却,冷却过程中它们可能已经被微生物污染了。
从冰箱拿出来的剩饭剩菜,一定要热透了再吃,而且剩菜剩饭最多不要超过2天。
如果发现有了异味疑似变质,就立刻丢掉,不要舍不得!命更重要啊!
5、凉拌菜
夏天里,吃上一口清凉爽口的凉拌菜简直不要太美好啊。中毒原因:微生物污染
食材不新鲜,生熟不分开等等,都会造成凉拌菜的微生物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中毒后果:呕吐、腹泻、腹痛
食物中毒的标配都有,请自行想象。
避免中毒的方法
挑选新鲜食材,彻底清洗,最好能焯水。
使用的刀具、砧板、淘洗盆等都要与生肉食分开。
现做现吃,不过夜。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惊!全国多家“医院”只有3家是真的......
“地摊经济”之后,武汉有了新模式.....这一家四口被罚了万,还要坐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