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71022/5781307.html
糖尿病
一到夏天有一类特殊疾病的人群特别难熬,这类人群会比健康人更容易发生中暑、心梗、感染等危急情况!如果这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再经常做一些危险行为,可以说是“火上浇油”!究竟这类特殊人群是患有什么疾病的人群?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避免这些危险行为呢?
这类特殊人群就是糖尿病患者,在夏季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捂”出来的中暑、“渴”出来的心梗、“省”出来的感染,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的一些特点,从而加速这些情况的发生。
病例
67岁的李大爷,今年6月份突然流鼻涕、嗓子疼,以为是感冒了,就吃点感冒药,捂捂汗,没想到捂了一晚上的汗,李大爷情况越来越重了,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肺部的感染,最后反复询问下,排除了一些危险因素,确认李大爷是中暑了。
李大爷就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他比健康人群更容易中暑,而且病情叠加起来,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
当核心温度升高时,我们的自主神经会控制出汗,让汗液挥发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排汗少,温度降不下来,或者排汗过多,导致失水,这些都可能引发中暑。
生活中还有一些类似李大爷捂汗的行为,也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中暑危机。
怕热气进屋,禁闭室内门窗
怕费电,电扇空调不开
觉得自己虚,衣服穿得多
晚上怕着凉,睡觉盖厚被子
如何区分是中暑还是低血糖了?糖友中暑症状①液体、电解质丢失相关的口渴、心慌、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胸闷;
②体温调节失衡导致出汗或无汗、体温略微升高,最后出现高热、昏迷。
糖友低血糖征兆①出汗、无力、心悸、饥饿感;
②神经质、脑损伤后出现颤抖、意识混乱、行为异常、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等。
早期低血糖会有饥饿感,而中暑不会。意识障碍后,中暑体温会升高,而低血糖会湿冷。
渴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说明体内已经非常缺水了,需要立即补充水分,但如果我们仍然没有喝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形成血栓,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本身已经不太通畅了,就更容易发生心绞痛、心梗。
糖友心梗发作时的征兆:
胸部不适、疼痛、心绞痛加重、心外其他部位的疼痛、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
胃肠不适症状、心慌、心悸、突然晕厥、冷汗淋漓、神经精神症状、无痛性心梗。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喝白开水或者茶水补充水分,但如果夏季出汗较多,丢失了大量的电解质,可以选择和电解质水或者淡盐水。
糖尿病患者喝水要少量多次,如果一次性过量的喝水,会增加胃肠道和心脏的负担,建议每天喝水5-8次,每次毫升。
心脏、肾脏有问题的糖友,喝水要遵医嘱。
病例
王大妈,生活比较节俭,每次没吃完的饭菜都会放进冰箱里,第二天再吃,结果这次吃了冰箱里剩了两三天的剩菜,出现了腹痛、腹泻,甚至还出现了意识模糊。医院经过仔细检查,发现王大妈是一种细菌感染导致,叫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被称为“冰箱杀手”,它喜欢在低温下生长,在冰箱冷藏(0~4℃)也能继续生长。当生冷的食物放入冰箱感染了李斯特菌,两三天后李斯特菌的量变大,我们再吃进去,就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李斯特菌可以穿过大脑屏障,进入到颅内导致感染,可以引起脑膜炎,甚至导致死亡。
感染李斯特菌的症状:
轻则出现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等症状;重则出现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消化道防御机制会比普通人薄弱一些,所以当我们有不洁饮食时,健康人可能通过胃肠蠕动可以将细菌排出去,但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很适合细菌生长,所以吃进去的细菌很容易定植在胃肠道甚至进入血液,引发严重后果。
通过加热可以消灭李斯特菌,一般加热到70℃,保持2分钟,李斯特菌就灭活了。李斯特菌喜欢生长在蛋白质丰富的肉类、牛奶里,所以菜和牛奶最好是当天吃完,即便剩菜要放进冰箱里,第二天拿出来的时候也一定要加热后再食用。
微波炉加热有可能加热不均匀,不能完全灭菌,最好还是在锅里翻炒一下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最后,专家提醒糖友们,如果在夏季出现腹泻、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历史热门文章蘑菇晒一晒,比牛奶还补钙!这些食物吃前多做一步,营养能翻倍~中风患者的“好消息”:最新的识别方法和保命绝招,一学就会!德尔塔变异病毒毒力更强,疫苗是否依然有效?张伯礼院士进行权威解答一个鞋垫,一根弹力带,花小钱矫正足部变形,远离致命摔跤!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健康谈的最新内容?
1、点击文章开头的蓝字“健康谈”
2、点击页面右上角的三个小点
3、将健康谈设为星标吧
点击看设星标教程↓↓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小编张小葵你的支持和赞赏是小编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