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烈日当空,食物容易发生变质,保质期较短,各种致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人们吃了变质的食物时易发生食物中毒。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那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的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条标准:
1.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
2.有共同的进食史;
3.不吃这种食物不会发病;
4.停止供应该种食物以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
PS:
1.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到10个小时之内发病,高峰期一般出现在用餐后六小时左右;
2.在大多数情况下,食物中毒是稍纵即逝的,来的快去的也快,会在一天或几天内消失,没有危险。
食物中毒的症状:
食物中毒的大多数症状是消化系统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大部分患者有发烧,吐泻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休克、昏迷、脱水、酸中毒等。
对于食物中毒以后的缓解,重点还是在于看有什么相关的症状,比如出现了腹痛、腹泻,可以吃一些止泻药物,以及吃一些解痉止痛的药物;如果出现了恶心、呕吐或者是发热,就需要吃一些止吐的药和非甾体类的退烧药等药物,来针对性的治疗。所以,食物中毒以后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医院检查一下明确诊断,再针对性地用药治疗,缓解症状。建议食物中毒的患者一旦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症状,立即停止使用可疑的食物,拨打,同时上报当地的卫生部门。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谨防食物中毒呢?贵小研罗列了几点注意事项(不限于此),一起来看看吧!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了保质期,是否标明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有无QS标识,购买的是不是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可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非正规、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餐具洗净消毒,杜绝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进入盛夏,食物安全须上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还要注重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适度食用生冷类食物。高温高湿天气,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把好饮食关,有效预防食物中毒。
往期推荐
“导师,我想对您说”——致导师的一封信部分优秀作品展
研究生优秀毕业生风采展(五)
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园园
研究生优秀毕业生风采展(三)
生命科学学院刘娜
文字
栏目部王西禾来源于网络
图片
来源于网络
封面
设计部唐海文
编辑
编辑部刘仁明
责编
编辑部韩玉宇
审校
许文汇沈洁
编审
张筱慧
新闻丨通知丨美文丨公告
投稿邮箱:guiyanxinwens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