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排便1~3次到每周排便3次都属于正常排便次数。当粪便稀薄,且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每天大便量较多,可认为是腹泻。
病程超过3周为慢性腹泻,3周以內为急性腹泻。
夏季腹泻发病率高,与夏季湿盛、人体胃强脾弱以及饮食不节、贪凉食冷等密切相关。
饮食不节
每年夏季,特别是七八月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比较多,症状多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集体发病。
《景岳全书》所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中医认为夏日暑易挟湿,脾胃功能下降,消化能力减弱,如果饮食过量,容易停滞不化;或误食不洁食物,损伤脾胃,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停为湿滞,而发生泄泻。
因此,要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
凉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杀菌;
尽量不吃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放置过久的就不宜再吃。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医院诊治。
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腹泻持续2天以上没有缓解;
○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少尿或无尿、严重乏力、眩晕等;
○伴有严重腹痛或者直肠疼痛;
○出现大便带血或者黑便;
○伴有发热并且体温超过39°C。
另外,《保生心鉴》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烦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故夏季饮食当以清淡为原则,以蔬菜、瓜果、瘦肉为主,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贪凉食冷
酷暑时节,人们都喜欢吹冷空调和吃冷饮。但如果稍不慎,过于寒凉则很易使体内的阳气更加虚损,而导致腹痛、泄泻等疾病。
久居空调室内,老人、小孩、以及体质较弱人群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加之生冷果品、冰镇饮料琳琅满目,夏日因热反寒、寒伤脾胃,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摄生消息论》所言:“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凉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故生活中当避免过食生冷,忌贪凉而不避风寒,特别是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小孩尤当注意。
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良训,长夏之季喝碗姜水或于烹饪中加入生姜,能温中散寒,亦是长夏保健的好方法。
来源:李荣群细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