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韩国京畿道安山市的一家幼儿园发生了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的孩子、家人和老师共人。
可怜的孩子们基本都是5-6岁左右,其中有15人的病情恶化,已经出现了疑似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也就是所谓“汉堡病”的症状。
甚至还有4名孩子肾功能衰竭,现在在接受透析。
无数网友痛心中又带着一脸懵:
什么是「汉堡病」?
众所周知吃的汉堡不会生病,叫这个名字跟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也没什么关系。
汉堡病,学名叫溶血尿毒综合症。
汉堡确实也有一点锅要背,因为年美国出现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病因就是未熟的汉堡中含有的大肠杆菌。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儿童身上,细菌通过消化道感染人体,可能会产生一种毒素,损伤人体血管内皮。
而咱们体内的血小板,为了控制损伤,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这样血管就会有点「堵车」。
与此同时,病变部位的红细胞会被挤压变形而破裂,能运输氧气和养分的红细胞减少了,就会形成溶血性贫血。
孩子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身上出现莫名其妙的瘀斑及血肿,甚至出现呕血、便血等。
假如病变血管刚好在肾脏位置,那就像排水口被生活垃圾堵住了一样,肾脏的过滤功能会下降,孩子会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尿的少了,代谢的废物就少了,堆积在人体内,就可能出现尿毒症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不吃汉堡就没事?
有点天真!
了解了汉堡病的成因就知道,主要问题出在汉堡里半生不熟的肉类。
有人要说:
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倒也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是也不是万全之策。
因为常见被污染的牛肉、猪肉、鸡肉、羊肉、蔬菜水果等,都有可能引起汉堡病。
大肠杆菌传播的方式,就是传说中的粪口传播。
啥意思?就是至少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传播:
?导致汉堡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存在于动物肉的胃肠中,从而导致动物的肉、奶、粪便以及污染的水中都含有这些细菌;
?通过水和粪便,也可能扩散到蔬菜水果上;
?感染者的粪便,可以进一步造成扩散。
夏天该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说一千道一万,用不上的全不算。
所以那种看着花里胡哨又安全,但是看一遍就觉得脑子会了手却不会的,小汤就不推荐了。
关键预防措施3点:食物煮熟煮透(尤其肉类)不吃未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饭前彻底清洗双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病毒和细菌感染才是最基础的。
说的太复杂也用不上,简单2点:
??正确洗(包括手和肉)
??食物煮熟煮透
1.洗手
准备食物之前,一定要好好清洗双手。有害菌最容易从手传播到食物、操作台、餐具等物品上。
尤其是准备食物前,如果接触过生食、垃圾、动物、上完厕所后,务必用肥皂(洗手液)+流动的水,彻底清洗双手(也就一首歌的时间)。
2.如何处理肉类
生肉(包括家禽)可能含有致病菌,会污染接触的各种物品和器具。
所以,不要冲洗生肉!不要冲洗生肉!不要冲洗生肉!
处理生肉的安全方法是先焯水,再进行其他处理。
实在不冲生的就浑身不舒服,也请注意别冲的太忘情搞得水花四溅。
可以带上手套,使用容器接完水,再把生肉放进盆内,进行清洗。
平时过日子还是建议使用生熟两套案板、刀具、容器。
如果要剁生肉,尽量把水沥干,多用切、少用剁,同时远离其它食材。
当然,万一还是不幸出现了食物中毒,及时正确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如果吃下去的食物时间不长,在1-2小时内,毒物还停留在胃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把毒物吐出,减少毒素的吸收,4个常见催吐方法:
①用手指、匙柄、筷子等刺激舌根部催吐;
②快速饮用冷盐水(食盐20g,加开水ML冷却)、姜汁(生姜g捣碎取汁加入ml温水)等催吐;
③如果食物太硬不好吐出,可以先饮温清水或盐水稀释后,再进行催吐,也可达到稀释毒液浓度的作用;
④如进食了变质的荤食,可以用十滴水(中成药)催吐,(儿童不可使用),如是进食了变质的鱼、虾、蟹等海鲜类的食物,可以用食醋ml加水ml稀释后一次服下,达到催吐的作用。
当然,希望大家都用不上。
你会因为汉堡病而放弃吃汉堡吗?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