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百病生,养生保健有诀窍

健康高于一切学点养生刻不容缓

健康养生受益一生

饮食|运动|养血养颜|精气神

春夏交替时,天气变化快,日夜温差大,湿重困生,各种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极易发生。“秋冬养阴,春夏养阳”是季节养生的主要原则,那么,在春夏交替的时候该如何养生呢?

食篇:多甜少酸

春天阴消阳长,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

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食物。

饮篇:饮花茶,清体热

春夏时节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花茶甘凉、芳香,既可生津、清热,亦可促肝气条达,有助畅通人体的气血、强健脏腑的功能,因此最宜在春夏季饮用。重点推荐菊花茶。

菊花味苦甘平,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良药。春夏时节肝火旺盛,我们应选用清肝火的杭白菊。

动篇:有氧运动

运动上以有氧运动为主,可以选择踏青、春游或散步。适量运动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达到“除湿”效果。运动后出汗不应立刻洗冷水澡,应当顺应生发的自然规律,不要让冷气将阳气浇灭。

静篇:艾灸

大椎穴

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是人体的“阳中之阳”。艾灸大椎穴能疏通诸条经络,振奋一身之阳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足三里穴

中医认为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经常艾灸此穴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胃气虚、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中脘穴

脾胃病的常用穴。艾灸中脘穴调理脾胃疾病的效果是最好的,同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可以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气海穴

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誉称。艾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的作用。凡是元气虚弱的人都可以通过刺激气海穴得到改善。

神阙穴

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效果。

命门穴

命门穴有“生命之门”之称。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消化、吸收与运化,以及水液代谢等都有促进作用。

关元穴

艾灸此穴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关元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是保健要穴。

三阴交穴

又称妇科三阴交。艾灸此穴可以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帮助睡眠。

涌泉穴

《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所以艾灸涌泉穴可以防病保健、养生治病。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坚持每日艾灸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息风、养阳防风,而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安神、保健脾胃。从一年四季来说,应当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应春夏养阳生发的季节特点进行养生。

春夏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再告诉大家五个春夏交替需要注意的事项,让你在春夏季节养出好身心。

  春夏交替注意事项:

  1、饮食调养升阳气

  因为春天阴消阳长,养生可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时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阳气。选择温补食物要同时兼顾既能补阳又不会伤阴的原则。平时可多食用热性较平和的桂圆、大枣、红糖、小米、山药、茯苓、莲子、薏仁等。饮食上则不要吃过多寒凉的食物,若有明显的上火迹象如口苦、喉咙疼痛则可泡些金银花茶饮用。

  同时,如果在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时,饮食上不宜大补,应以助阳养气为主,可多吃些韭菜、生姜等。

  饮食推荐:

  韭菜炒鸡蛋、韭菜饺子:韭菜可以壮阳还可以通大便,具有“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两次即可。阴虚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这是因为早上升阳,晚上应滋阴,如果晚上吃了温补升阳的韭菜,容易让本来就阴虚的人夜间烦躁。

  炒蒜苗、大蒜汁入菜:大蒜特别适合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食用。它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预防糖尿病。

  清炒菠菜、上汤菠菜:菠菜含铁丰富,不仅可以补血护肝明目,不过,由于其含有草酸,容易与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形成结石,因此建议打边炉别用菠菜,先用热水过一下,能去掉80%的草酸。其他如洋葱、香菜、生姜、葱、扁豆等均适宜春季食用。

  2、做好“内外”保暖很重要

  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裤子和袜子不可过早减少,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有人问,春天夏天这么热了,还保护什么?这个保护,是我们人自身造成的。因为天热了,人就喜欢贪凉。春天的表现是脱得太快,其实“春捂”就是告诉你春天要稍微多穿点,捂点汗出来才能养阳。而夏天,吹着冷气,吃着冷饮,把身体里面搞得很寒。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阳气,这个时候就要养阳了。

  那么怎么做呢?春天就是穿多点,多做户外运动。夏天,就是不能老吹空调,冷饮要少吃,每天要让自己出点汗。

  但是需要掌握平衡,不能为了春捂就衣服拼命穿,裹得透不过气来。春天日常穿着以微汗为宜,当然运动时多出点汗不要紧。夏天冷气不要直接对着人吹,在空调房里也是微汗为宜。吃冷饮时放慢速度,一次不要吃太多。每隔两个礼拜或一个月,专门吃点热性食物。这样,基本能达到要求了。

  3、睡眠好:养生先养肝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首先要注意睡眠,保证晚上11时前休息,而凌晨1时到3时是肝血最旺之时,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保证六至七小时睡眠。另外,也可以每天中午坚持睡15-20分钟。

  4、心情好:亲近自然展身心

  自我调控和驾驭情绪也有利于肝气舒发,保持愉快的心情对养肝多有裨益。“上班对着没有生命力的电脑,下班对着没有生命力的电视,这不利于调养身心”,专家建议,坚持锻炼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可散步、慢跑、做体操、打太极拳、舞剑、打球、郊游和爬山等。

  提醒:运动时间宜选择每天阳气增长最快的时候,即早晨的5点~7点为宜。运动量以微微出汗即可,这样既能养护阳气,又不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阳气流失。

  5、补救法:按摩拍打

  拍打背部:熬夜或者劳累,可采取拍打法和捏脊法。拍打法是手指并拢,掌心部位中空,从肩颈部位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捏脊法是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提起背部脊柱两侧的皮肤和筋膜,从腰骶部位向上捏到肩背部。拍打法和捏脊法各反复操作3-5遍,每天1次。

  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搓揉下,接着搓揉各脚趾余下。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会促进手脚冰凉症状的康复。

  按揉气冲穴(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按揉、拍打肾俞穴(两边腰眼):稍用力各拍打余下。

  对于春夏交替注意事项的了解对于春夏养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春夏交替阳气不足的人需要补充阳气的人可以试一试这五招,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推荐阅读

◆事关开学!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同台”发声,家长孩子一定要看

◆钟南山给袁隆平的健康建议!希望这3.5亿国人都看看

◆71位中医专家审定的最全养生月历!最全养生顺口溜!

◆把大米炒一下,竟成了一味药!刮走肠道“毒素垃圾”,大肚子消失不见!

◆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长寿经验分享,让人顿悟!

◆疫情反扑?刚刚广州,上海突然宣布!!

免费领书啦

从本周起,中国养生在线不定期赠送精美的电子书给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本次赠书书籍名称:《从头到脚中医养生》请加健康老师的或长按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5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