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总会让人食欲大开
晚上都不敢出门散步
烧烤店闪烁的霓虹会促进唾液分泌
小卖部的新款冰淇淋在向我招手
长胖什么的还都是小事
毕竟胖着胖着也就习惯了
但吃坏肚子
就不那么美好了
撸个串,腹泻
吃个麻小,腹泻
在家老老实实啃两天蔬菜水果
还是腹泻!
便意常常不分时间、场合
说来就来
仿佛get到独霸泳池的方法?
▽
前方重口味预警
∨
∨
∨
公交车上淡定拉稀的男人
▽
为什么每个夏天
胃肠系统都喜欢这样搞事情?!
近日
医院收治了18位
腹泻、呕吐、发烧的患者
他们称在某网红店吃过串串
当地疾控中心抽样调查后发现
这些患者为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何许“人”也?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
食源性致病菌
(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造成疾病的细菌)
喜欢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
特别是家禽、家畜、宠物肠道中
从而污染肉、蛋、奶等食品
海鲜、水果蔬菜
甚至加工食品中
(如巧克力、果汁等)
也会存在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不会分解蛋白质
通常静悄悄的
就把食物污染了
被污染的食物
肉眼看上去可能没有任何异常
吃了就狗(go)带(die)
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上
有专家指出
我国每年由沙门氏菌引发食物中毒的发病人数
已达万人次
根据该中心年至年
对我国6个省的市售生鸡肉中
沙门氏菌的污染水平进行的调查
我国零售生鸡肉中
大约40%存在沙门氏菌污染
沙门氏菌感染高发期为夏、秋季
高温为它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门氏菌各月发病率(年)
所有人都有可能感染沙门氏菌
身强体健年纪小放这也没什么卵用
吃了被感染的食物以后
通常6—48小时
(甚至更长时间后)
出现症状
轻者
发展成肠胃炎
呕吐
腹泻
高烧不退
腹部绞痛
严重时会脱水、休克
马桶一旦坐上
就下不来了
症状会持续4—7天
大部分人感染后
自己扛着扛着就好了
不需要治疗
但高危人群感染后
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
(如败血症)
甚至危及生命
高危人群:
5岁儿童
65岁老人
免疫力低下的人
(如糖尿病、经历过癌症治疗等)
沙门氏菌各年龄段发病率(年)
医院?
高热(38.5℃)
腹泻超过3天(没有好转)
血便
持续呕吐(无法补充水分)
出现脱水迹象
(如尿很少;嘴巴、喉咙很干;站起时头晕)
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腹泻症状
需及时就诊
如何减少被感染的几率?沙门氏菌无处不在
还很容易在厨房里传播
年6月
我国某学校发生一起
余人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
经过疾控中心的检验、追踪
确认事件是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
生熟不分造成的
(放生肉的盆未经彻底清洗就用来制作凉拌豇豆)
生肉中的沙门氏菌交叉污染了豇豆
从而导致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有必要了解一下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原则
1清洁做饭前后洗手,至少20秒
用热洗洁精水清洁切菜板、餐具、台面
新鲜水果、蔬菜在流动水下冲洗
2分开生熟食物分开切
冰箱里分开放
购物时分开装
我国居民使用菜板生熟分开的比例不足1/3
据测算
如果做到菜板生熟分开
我国每年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人数
可减少万人次
3彻底加热食物要完全熟透
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时间
细菌就会被杀死
如果不能确定食物是否安全
就先忍住别吃
溏心蛋、生鸡蛋拌饭
生鱼片、5分熟的牛排
等等等等......
(大半夜写到这已经开始分泌口水了)
4食物在安全温度下保存安全温度:4℃
食物常温下放置不要2小时
当气温超过32℃时
常温下放置不要1小时
冷冻食物(冻肉、冻虾等)
解冻时需放在冷藏室、冷水、或微波炉中
不要反复解冻食物
(细菌在食物达到室温时会迅速繁殖)
5确保水和食物原料安全远离路边摊
购买正规渠道经巴氏杀菌的鸡蛋、牛奶
巴氏杀菌法:也叫低温消毒法。利用较低温度既可以杀死食物中的致病菌及大多数非致病菌,同时又不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还需注意这些
尽量避免吃隔夜食物
特别是小龙虾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高温+高湿+高蛋白质环境下,细菌会成倍速繁殖,即便加热也很难消灭)
如果出现腹泻或呕吐
不要为家人准备食物
家里如果养宠物
要注意消毒
避免年龄较小的孩子
接触宠物粪便、日常用品
(特别是宠物龟、宠物鸟)
成人处理完宠物粪便后要及时洗手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DC、央视新闻
想看什么内容的医疗科普
请在文章下留言
∨
∨
∨
转发
让爸爸妈妈亲人朋友
了解正确的食品安全原则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最不正经的医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