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食物在高温的作用下更容易变质,频频有人医院,那么,如何避免食物中毒呢?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但不包括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食源性疾病,以及摄入非可食状态食物和因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
[特征]
①潜伏期短,呈爆发流行,短时间内出现大批病人;
②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③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④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
⑤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分类]
●●●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分为细菌性、真菌性、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食物中毒。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类型
中毒机制
潜伏期
临床特点
食物
沙门菌属
感染型、混合型
6-36h
高热、黄绿色水样便
动物性食品
致病性大肠杆菌属
感染型、毒素型
4-48h
发热、米泔水样或脓血便
各类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型、混合型
12-20h
发热、脐部阵发性绞痛血水样或粘血便
海产品、咸菜
葡萄球菌
毒素型
1-6h
剧烈呕吐伴腹痛,水样便
奶制品、肉类
肉毒杆菌
毒素型
12-48h
肌肉麻痹,神经功能不全
发酵食品、罐头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如预防性健康体检、牲畜宰杀前做好卫生检疫、生熟分开以防交叉污染。
2、控制细菌繁殖和和毒素的产生,如低温保藏、脱水、盐渍等。
3、杀灭病原体和破坏,主要是彻底加热。
●●●真菌性食物中毒●●●
特点:①食物受真菌影响②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③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④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常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
常见类型
控制与预防
赤霉病麦
①粮食及时晒干②挑出霉粒③碾压加工④脱胚去霉⑤加碱去毒后用白陶土吸附处理
霉变谷物
霉变甘蔗
①成熟后及时收割②存放时间不要超过两周③不吃霉变甘蔗
●●●化学性食物中毒●●●
原因:①有毒化学物直接污染食物②无毒或低毒化学物在体内转化为有毒或高毒化学物③有毒化学物间接污染食品
特点:①与进食含有毒化学物食物有关②于进食时间、使用量有关③一般有群体性,临床表现相同④一般无地域性、季节性、无传染性⑤剩余食品、呕吐物、血或尿等材料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
处理:①突出“快”字,根据病情,确保抢救质量②采取催吐、洗胃、导泄等措施③清除已吸收的毒物④应用特效解毒剂或功能拮抗剂⑤对症、支持治疗
[食物中毒处理原则]
1、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2、对患者采取紧急处理:①停止使用中毒食品②采取患者血液、尿液、吐泻物等样本,以备送检③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催吐、洗胃和清肠④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①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②采集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③追回已售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④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现场所采取相应得消毒处理
(撰稿人:金科娜)
岱西镇卫生院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