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变质。
通过食物媒介,吃进大量细菌及其毒素而造成的疾病就叫做细菌性食物中毒。
其症状特点是,在进食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但维持时间短,程度较轻。最快的发病时间是在进食后半小时,一般在1-3小时后发病。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1、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2、选购包装好的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和生产日期及要求保存环。
3、煮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砧板需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应分开使用。加工、贮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4、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误食误用。
5、不吃腐败发霉的食物。
温馨提示:一定要消除饮食误区误区一
有坏味的食物,煮一煮就可以吃
经过沸水蒸煮,细菌虽然被杀死了,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而且,个别细菌在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数个小时。
误区二
咸肉、腌鱼等含盐多,不用消毒
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胃发炎的“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很高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死。
误区三冰冻的食物很干净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之久。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及荣誉归原作者所有。)
大爱无私∣37度的温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