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告诉您立夏养生小常识

作为24个节气中排行第七的节气——立夏,它是走进夏天的开始。在立夏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呢?在衣食住行上面,立夏这个节气有哪些忌讳呢?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中医养生,延年益寿。

01

立夏养生小常识——注意养心及睡眠

心与夏天相通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是相互通应的。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因此,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药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娘,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之季,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曾记载:“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02

立夏养生小常识——注意食补凉血

立夏之后血热会给人带来很多不适,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顿饭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还人以轻松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凉血补气和早睡早起,是人储存阳气力求身体大获丰收的一个季节。

03

立夏养生小常识——注意口舌生疮

对于人体脏腑来说,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质量泄泻、虚汗等病症。夏季里。推荐大家自己动手在家做山楂糕,美味又健康。

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级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04

立夏小常识——注意肠胃

立夏前后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人们免疫机能随之逐渐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造成肠胃抗病功能较弱,感冒发烧,肠胃不适也益法猖獗起来。在浙江省永嘉县茹西溪一带,立夏的时候有做“立夏饼”、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蛰。这项古老的风俗指的是豆腐由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独特功效,豆腐中富含蛋白质,却不含胆固醇,常吃豆腐,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治疗赤眼、消渴、休息痢(时好时坏的痢疾)等,并可解酒精中毒和硫磺中毒等。

05

立夏养生小常识——注意精神调理

养生专家提醒说,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可由过激之处,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06

立夏养生小常识——注意避免贪凉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有健康问题可以拨打电话

或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jx/8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