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夏津人社APP实现社保业务

新目标

奋力争先进位,重树全新形象,开启华美篇章,全力建设多彩、文明、富康新夏津。

近日,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以《夏津“人社APP”实现社保业务“零跑腿”》为题,刊发点赞我县做法及成效。

夏津“人社APP”

实现社保业务“零跑腿”

来源: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

新华社信息济南讯

年10月以来,德州市夏津县人社局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技术,创新开发出人社领域公共服务平台暨掌上智慧人社系统“夏津人社”手机APP,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人社业务,群众办事平均跑腿次数由2.13次下降到0.16次,社保领域基本实现“一次办好”和“零跑腿”。这一创新举措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深化放管服、推进“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

手机“刷脸”认证取代集中排队照相

为保证社保基金安全,防止冒领多领养老金,根据有关规定,退休人员每年需到社保机构进行退休待遇领取资格生存认证。说起办理退休资格认证、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等,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麻烦”,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移居外地、国外人员,除了要准备相关材料,还要亲自到相关地点排队持当日报纸照相认证,来回奔波,群众和政府经办机构办事成本高。

今年69岁的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济渎庙村村民刘先俊对此感受深刻。回忆起年给妻子进行生存认证时的情形,他仍记忆犹新。那是年11月底,他和几位村民抬着妻子到村委会进行拍照认证,他的妻子多种病症缠身,行动不便,多数时间只能卧躺在床上,在寒冷的天气里来回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差点吃不消。“但不认证就不给发养老金,只能麻烦邻居帮忙。”刘先俊说。无独有偶,今年96岁的夏津县经济开发区会盟社区居民张秀英,手脚不好,每年都要让家人抬着轮椅上下楼进行生存认证。

刘先俊、张秀英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如何更加科学灵活的开展“认证”?年10月份,夏津县人社局研发推出“夏津人社”手机APP,率先实现了居民养老保险网上缴费、认证功能。夏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明厚说:“我们创新服务模式,在人社公共服务领域实行供给侧改革,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年,APP试点应用中,居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无论参保群众是卧病在床,还是远在他乡,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不到1分钟就能完成业务办理。”

得益于“夏津人社”手机APP的推出,刘先俊老两口、张秀英老人在家人的帮助下,简单通过输入身份证和生物人像采集后就顺利完成了生存认证,再也不用费劲折腾到现场了。梁淑红说:“有了这个人社APP,不仅方便了家里老人,也让我们家人轻松了不少。”

“夏津人社”手机APP自去年10月份上线运行后,短短15天时间就完成了9.4万名群众的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其间还发现了名试图使用翻拍照片等造假的人员,并逐一进行了核查确认,避免了养老金被冒领,让原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排队集中照相认证、缴费的场面被一部智能手机所取代,老百姓尝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甜头。

人社业务办理基本实现“零跑腿”

本着方便群众办事、提升工作效率的原则,夏津县对“夏津人社”手机APP的功能不断进行拓展提升。据夏津县人社局副局长王祥水介绍,他们对人社业务进行了整合上线,几乎涵盖所有人社业务,覆盖了单位和个人两大办事群体,让群众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就可办理所有人社业务。

“夏津人社”APP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采集、云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网上支付、网络授权、虚拟身份等互联网技术,已经形成了包含社会保险、社保卡、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就业创业、服务资源六大版块,涵盖所有人社业务的便民服务框架。APP同时支持脱网使用NFC功能读取第三代社保卡信息,针对特殊人群,还可利用个人虚拟身份技术通过APP进行身份授权,请他人帮忙代办,实现了群众办事不跑腿。

目前,夏津县将人社系统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社保卡、服务资源等六大版块、项业务全部纳入“夏津人社”APP,覆盖了单位和个人两个办事群体,并根据各项业务的使用热度设置了“缴费、查询、认证、申报”四个快速通道,群众办事平均跑腿次数由2.13次减少到0.16次,社保领域基本实现了零跑腿,受到群众欢迎。在“华为应用市场”搜索“夏津人社”可以看到,这款软件已下载安装9万余次。

以居民养老保险为例,借助“夏津人社”APP,夏津县居民养老保养将实现“无窗口化”服务。刘明厚说,原来居民养老保险的各项业务需要群众到窗口填表签字,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填表、乡镇经办人员初步审核、县级经办人员复核,劳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从今年9月1日开始,居民养老保险处的全部业务(缴费、补缴、查询、认证、到龄人员养老待遇申领、未到龄人员养老保险注销、养老关系转移、终保及丧葬补助金领取、领取待遇银行卡更换、参保信息变更、参保登记等十一项)全部可通过“夏津人社”APP在线自助办理。夏津县的群众只需要通过手机APP按照业务分类自助提交信息和资料,由人工智能系统完成身份和资料验证后,工作人员通过后台进行审核,全程不需要群众到窗口与工作人员面对面,真正实现了无窗口化服务。

创新服务方便群众节约高效

“夏津人社”手机APP的推出,将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曾经需要跑窗口办理的业务,全部搬到手机上,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实现了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政府提效率。相关专家认为,这一举措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范例。

一是方便群众办事,提升工作效率。在现行经办体系下,每一名乡镇基层经办人员面对着近万名参保群众的面对面服务,不仅要提供咨询还要指导每一名办事群众填写表格,审查资料,工作压力极大,尤其像集中缴费、认证等每年都要分别历时一两个月时间,各乡镇、村居社区、人社局都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据夏津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处工作人员霍启帆介绍,往年的集中认证时间,他和同事需要每天打电话通知每位参保人。夏津县总人口大约53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3万人,工作强度非常大。在日常业务中,以一个中等规模的乡镇为例,人口3万人左右,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群众约2万人,每个月业务量大约四五百件,而业务经办人员只有2-3人,基层的经办压力可想而知。“夏津人社”APP应用后,只需要定时在管理后台,对经过人工智能审核后的资料进行再次核对即可,工作压力成数量级减轻,将基层和前台经办人员从中解脱出来,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是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行政支出。夏津县有各级人社业务经办人员人,如果全面采用APP线上办理,将把大量的工作人员由基层前台转移到后台办公,节省大量的行政成本。同时,采用APP线上办理能节约行政成本开支。以夏津县居民养老保险业务为例,原来照相认证成本每人3元,全县每年支出约30万元,对账单每人1元,每年支出23万元。APP线上办理后,仅此一项工作每年就能节约财政支出53万元,如果加上间接行政成本,若人社业务全部通过APP办理,每年节约的财政资金将更为可观。

三是标准化统一化服务,服务质量迈入新层次。之前,面对面的办理业务,属于是差异化的服务人员和差异化的服务对象结对子,易产生各种不一样的服务态度和不一样的服务体验。采取“夏津人社APP”线上办理后,差异化的服务个体都变成了标准化、统一化的信息服务,群众的服务体验和感受将明显提升提高。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临床康复成果
复方乌龙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jx/2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