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官方出版的《山东千年古县志》记载,山东目前共有“千年古县”74个,“千年古县”数量占总数140个县(市、区)的二分之一强,居全国各省区前列。所谓“千年古县”是指距今千年以上且一直沿用建制县及其以上古政区的名称。
远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莱阳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现辖区范围商、周时期属莱子国,秦汉时此地已有县治。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年)因其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改称莱阳。莱阳之名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
莱阳地处美丽富烧的胶东半岛中部,尽占山田河海之利,北有旌旗山脉巍峨起伏,如同旌旗招展;莱阳南有五龙河奔腾蜿蜒,恰似五龙跃波。莱阳山川灵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因盛产茌梨而名扬天下,是我国极具盛名的梨乡,境内拥有半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素称千年古县。
博兴县蓬莱市平度市平原县蒙阴县费县肥城市定陶县东平县东昌府区东阿县宁阳县泰山区滕州市历城区历下区临淄区莱阳市莱芜县临朐县乐陵市高密市广饶县高唐县莒县巨野县鄄城县金乡县青州市新泰市邹平县邹城市周村区茌平县成武县寿光市单县任城区峄城区兖州市阳信县安丘市平阴县牟平县德州市东明县郯城县莱州市临清市临邑县冠县即墨市胶州市曲阜市夏津县淄川区泗水县诸城市章丘市长清区莘县商河县沂水县郓城县阳谷县武城县文登市平邑县临沐县昌乐县昌邑市鱼台县禹城市无棣县
那么,咱们山东两千年古县又都有哪些呢?
1、即墨多年
“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多年建城史。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2、莒县多年
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
3、东阿多年
春秋时,置柯邑,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时改称阿邑,仍隶齐国。秦废封建置郡县,始称东阿县,属东郡。自秦已来,相沿至今已余年,其间除刘宋一度将东阿并入谷城县,解放后一度将东阿并入茌平县外,一直相沿。
4、平原多年
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城址在现王庙乡张官店东,因地处平原而名为平原邑。年12月17日批准撤销德州地区设立地级德州市。此县归德州市。
5、茌平多年
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属东郡,治茌平(今韩集乡高垣墙村)。年8月属聊城市。
6、高密多年
据《金楼子·兴王篇》记载,“高密”是大禹的字。梁元帝萧绎在书中说: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亦为齐地。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
7、定陶多年
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公元前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明洪武四年(年)县城迁至今地。
8、肥城多年
西周时期,今县域内建有“肥子国”,境域属兖州之域。西汉初年(公元前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9、乐陵多年
公元前年(汉高祖五年)置县,为都尉治。年(建安二十五年)置乐陵郡,址在县西南30里。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陵县,设立乐陵市(省辖县级市),由德州地区代管。
10、阳信多年
西汉高祖五年(前年)置阳信县。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之地,又居古笃马河之阳,县名由此而得。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阳信县随属。
11、临朐多年
据《竹书纪年》和《齐乘》载,今临朐境少昊世为爽鸠氏、帝尧时代为帝子丹朱、虞夏时期为季萴、商朝为诸侯逄伯陵的封地。西周,今临朐境称骈邑,为纪国所辖。战国时临朐地为"齐之朐邑"。西汉初,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名,属齐郡。民国二十七年(年)改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所辖。
12、鄄城多年
春秋时期,为卫国鄄邑。战国时期(前年-前年),属齐国甄邑。秦朝,改甄邑为鄄城。年6月,又改属菏泽专署。自此,一直属菏泽管辖至今。
13、安丘多年
夏商两朝为斟寻国地。西周属淳于国。春秋时境内分属杞、莒、纪三国。战国时大部分属齐。年3月,安丘县改称安丘市。
14、寿光多年
夏朝,属斟灌国。商朝,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废封建,置郡县,寿光地为剧县、益县,属齐郡。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15、巨野多年
巨野县因古为大野泽而得名。公元前年,巨野属宋国,至公元前年,改属齐国。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年),设置昌邑县(治所在今大谢集镇前昌邑村),属砀郡。年7月20日,撤销湖西专区,巨野县改属山东省菏泽专署。
责任编辑:唐乐审核:月哥
来源:德州晚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