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支招:如何远离食物中毒
夏天到了,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大,非常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人们应警惕“食物中毒”。
何为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亦称为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食物中毒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二、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此类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有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的中毒。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化学性有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
食物中毒后的急救方法患者立位呕吐时,应使患者上半身前倾;卧位呕吐时,应使其侧卧,避免误吸。呕吐时,不要让患者喝水或吃食物。呕吐停止后,尽量喝一些淡盐水以补充水和电解质。
保留吃剩的食物,或留取呕吐物,医院检验,以确定毒物性质,有利于医生选择药物。
吐、泄较轻,精神较好者可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重者或出现精神萎靡、脸色苍白、冒冷汗、脉搏微弱等症状的患者,医院。
预防食物中毒这10个生活细节要记牢
1、食品认准了再买。选购食品特别是一些熟食制品时,一定要观察是否新鲜,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等。购买肉菜瓜果,要注意新鲜干净,要买经检验合格允许上市的“放心肉”“放心菜”。
2、吃多少做多少。日常做饭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
3、烹调家禽鱼类要熟透。家禽、鱼类很容易被病原菌污染,彻底熟透才能食用。
4、做熟食品应立即吃。当烹调好的食品冷却至室温时,微生物就开始繁殖,放置的时间越长,危险性就越大。
5、熟肉制品存放不超过四小时。在无冷藏的条件下,熟肉制品存放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四小时。
6、生、熟食品应分开。加工操作过程中用的刀、砧板、抹布等炊事工具,要生熟分开,做到专用。操作熟食用的工具应注意,每次用后要清洗干净。熟食刀用后揩干,用前消毒。抹布使用过程中经常搓洗,用后洗净晾干。盛放食品用的容器应生熟分开,每次用后清洗干净。用前应用水煮沸或药物消毒,避免食品重新受到污染。
7、卫生习惯很重要。食品清洁,可以防止病从口入,避免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进入身体而发病。因此,饮食物要保证新鲜、清洁。
8、厨房清洁卫生。制备食品的任何用具表面须绝对干净,洗碗池定期清洁消毒,接触厨房用具的抹布每天消毒晾干,餐具认真消毒并妥善保洁。
9、防虫害。避免苍蝇、蟑螂等接触食物,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内,以免遭到上述害虫将病原体带到食物上。
10、食用蔬菜的方法。必须采用“一冲、二浸、三烫、四炒”的方法,以去除残留于蔬菜中的农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