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是哪里不舒服?”“哎呀,肚子疼啊,拉肚子啊,这不是贪凉快,就吃了点冰箱里拿出来的凉西瓜,可是要命啦!”近日来院就诊的患者中,腹泻呕吐的患者急剧上升,随着夏日的到来,街边的大排档、路边摊也愈发热闹起来,很多人选择邀上三两好友,在路边摊边吃边聊,这看似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可其中也藏着很大的健康安全隐患。
多数腹泻患者都有不洁饮食史,最常见是进食凉拌菜、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被沙门氏菌属或者金葡菌毒素污染,导致胃肠道急性炎症。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病程较短,夏季多发,其临床表现多数在进食后数小时至十几小时突然起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软弱无力、头昏、口苦等症状。
怀疑此症,要及时就医,千万不可耽误,避免因腹泻而导致严重脱水。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者,应适当喝一些汤水,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平时就容易腹泻的朋友,在夏季更应多加注意,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尽量少吃路边烧烤;饮用冰镇饮料、啤酒要节制;夏季开空调易造成室内外温差较大,需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忽冷忽热。另外,腹泻也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关系密切,肠胃功能较弱,缺乏运动,抵抗力低,再加上饮食冷热不忌,也会导致腹泻发生。高温天气到来,气温高、湿度大,各种细菌生长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变质。
通过食物媒介,吃进大量细菌及其毒素而造成的疾病就叫做细菌性食物中毒。其症状特点是,在进食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但维持时间短,程度较轻。最快的发病时间是在进食后半小时,一般在1-3小时后发病。
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导致中毒的食物,注意留存可疑食物的标本,以便进行化验检查,以查清病原微生物。
?进食1-2小时内,可催吐;
?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可服导泻药;
?呕吐腹泻、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者,可口服糖盐水,并及时就医。
有人说,冰箱是除了空调,在夏天最应该感谢的发明,一入“夏”家家户户就会开始“重用”冰箱,但是很多人却盲目地把所有的东西往冰箱里塞,从冰箱取出的食品食用不当可能引起形形色色的“冰箱病”。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温差悬殊。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称为“冰箱头痛”。若低温食物吃得过多,胃、肠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也相应减少,胃肠道的消化液则停止分泌,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称为“冰箱胃炎”。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但有些嗜冷霉菌仍可继续生长。最轻易污染瓜果、蔬菜、鱼类和乳制品。假如食用这些食品时未完全加热,就很轻易引起“冰箱肠炎”,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病症发生。特别提醒,要防止“冰箱病”,必须做到:1冰箱内存放的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用前应检查食品质量。2冰箱内取出的、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冰箱里的冷饮、冷食,天气再热,也不要拿出来就吃,更不要在大汗淋漓、口渴难忍时过量食用。3冰箱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洗,尤其是排气口和蒸发器。每周用0.5%的漂白粉擦洗一次,注重擦洗箱缝、拐角、隔架,然后再用干净湿布抹干净。如在用餐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情况较严重时,请及时拨打,也可拨打,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为您与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