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随着气温升高的,还有食物中毒的发生率。
食物中毒多数是因为误食有毒食物,或是因储存、加工方式不当而导致的。很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都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比如以下这8种易导致中毒的食物,你至少吃过2种。
1、毒蘑菇
夏天,雨水增多,野外的蘑菇开启疯长模式。很多人上山游玩时,看到山上的野蘑菇,都会采一些回去尝鲜。
但有毒蘑菇很难分辨。网传的“颜色鲜艳、形态特殊、有斑点”等特征,并不是鉴别蘑菇有毒与否的可靠方法,有些可食用蘑菇,颜色也很鲜艳、形状也很特殊;有些有毒的蘑菇,长相也很普通,跟平常吃的蘑菇差不多。
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采野蘑菇吃。如果吃了野蘑菇,出现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马上就近送医,如果情况严重,在医医院进一步救治,千万不要延误。
2、苦葫芦
葫芦也是夏季常吃的应季蔬菜,很多人都爱吃。但这葫芦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异常气候或土壤等因素影响,基因可能会变异,变成了苦葫芦。苦葫芦中的苦味来源于一种植物毒素——碱糖甙毒素,高温下也很难破坏,所以,吃到这样的苦葫芦,很容易中毒。
除了苦葫芦,其它瓜类如黄瓜、南瓜、甜瓜、西瓜、丝瓜、西葫芦等,如果吃起来有苦味,也是这类苦味毒素在作怪。
尤其是瓜蒂处,最容易吃到苦味。如果发现这些瓜类吃起来有点苦,最好就不要吃了。每个人对毒素的耐受力不一样,有些人吃一口就中毒,有些人多吃几口也没事,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去试验。但这种毒素也不全是坏的,从古至今都有医生利用它来治病。中医常用瓜蒂来催吐,现代医学用苦味素来治疗肝病和肿瘤。所以,毒和药之间往往没有清楚的界线,用好了、用对了,它可以成为治病良药;用错了就成了毒药。3、新鲜金针菜
这是最容易被人弄错的一种有毒蔬菜,很多科普文章中,都把金针菜当成了金针菇,配图配的也是金针菇,金针菇表示很冤枉。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金针菇是菌类,完全无毒。
金针菜,它的学名大家可能更熟悉,就是黄花菜,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忘忧草”,也叫“萱草”。
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是有毒的。新鲜黄花菜要先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再炒或煮食,焯水的时间尽量长一点,可以去除秋水仙碱。长时间干制也可以破坏秋水仙碱,所以干黄花菜是无毒的,可以放心食用。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干黄花菜更好。
“秋水仙碱”同时也是治疗痛风的药物之一。中医西医中,以毒攻毒的例子都不少。但以毒攻毒是医生的事,我们平时还是不要轻易去试毒了。
以后,请不要再冤枉金针菇了,它真的没毒。
4、木薯做薯圆、芋圆、珍珠丸子的材料就是木薯粉,口感Q弹。但是新鲜的木薯是有毒的,毒性还不小呢,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木薯中含有亚麻苦苷,属于氰苷类毒素。比木薯更有名的是苦杏仁,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也属于氰苷。氰苷在胃酸的作用下会水解,生成游离的氢氰酸,这是剧毒。
氰苷中毒潜伏期为半小时至数小时,一般为1-2小时,主要症状为口内苦涩、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四肢无力,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有时可闻到苦杏仁味,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四肢冰冷、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甄嬛传》里,华妃利用曹贵人的孩子争宠时,就是用木薯粉做珍珠丸子给孩子吃,结果孩子因肠胃不适经常哭闹,并嫁祸给甄嬛。其实,木薯粉经过处理后,已经无毒,但木薯粉对肠胃仍有些刺激,对于娇嫩的孩子来说,仍有可能引起腹胀、腹痛、腹泻。
所以小孩子还是尽量不要吃木薯和木薯粉。大人吃木薯时,也应去皮,加水浸泡2天,再敞锅蒸煮至完全熟透后再吃,这样才能将氰苷破坏。
还有,安陵容被甄嬛扳倒后,也是吃苦杏仁自杀的。
除了杏仁以外,很多水果的果仁也含有氰苷,比如樱桃、苹果、梨、枇杷、李子、桃、银杏等等。
但这些果仁中所含的氰苷较少,一般吃到几颗也不会有大碍。所以,吃苹果时连果核一起嚼碎了咽下,或吃樱桃时把核咬碎了,一般也不会中毒。
尽管如此,打果汁时,还是建议将苹果、梨等的果核去掉,因为每个人的耐受能力和解毒能力不同,尤其是给宝宝打果汁,更要注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银杏,也叫白果,是很多人认为的养生滋补品,喜欢用它来煲汤。白果确实有不少好处,但也确实有小毒,少量食用无碍,过量食用会有中毒的危险,不要贪多哦。一般1个人1次吃10几粒白果是没问题的。
但氰苷是不会在身体里累积的,如果吃了木薯或苦的果仁,几个小时后仍安然无恙,那就不会中毒了。
5、新鲜黑木耳、银耳
新鲜的黑木耳、银耳中含有一种叫“卟啉”的物质,它具有光毒性,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产生光毒性皮炎,引起皮肤瘙痒、疼痛、红肿,出现鲜红色丘疹和水疱,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皮肤组织坏死。
暴晒后可去除绝大部分卟啉,浸泡又可以去掉一部分卟啉,所以,干木耳、干银耳是无毒的。
但实际上,食用鲜木耳、银耳发生的光毒性皮炎非常少见,正常人体内都可以代谢掉这些卟啉,不会产生影响,只有大量食用,或身体缺少相应的酶,导致卟啉代谢异常,才会引发中毒。
鲜木耳、银耳真正的隐患在于不好保存,容易变质,变质的鲜木耳、鲜银耳,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主要侵害肝、脑、肾等器官,中毒潜伏期一般在进食后2-24小时,轻者会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乏力、头晕等;重者可出现黄疸、皮下出血、呕血、尿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抽搐、休克等,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所以,新鲜的黑木耳、银耳,要从正规的渠道购买,购买时要确保新鲜,第一时间放入冰箱冷藏,并在2-3天内食用完。
6、青皮红肉鱼
青皮红肉鱼包括:鲐鱼、金枪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马鲛鱼(也叫鲅鱼)、三文鱼、竹荚鱼、青鳞鱼、金线鱼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海鱼,身体呈梭形或纺锤形,头尖口大,背部青黑或青蓝色,腹部白色或淡黄色,鱼肉发红色,所以叫“青皮红肉鱼”。
它们本身并无毒,但这些鱼里组氨酸含量较高,当鱼不新鲜、变质时,细菌会使组氨酸转变成组胺,大量的组胺堆积会使人产生过敏性中毒。
中毒潜伏期一般为0.5-1小时,最短可为5分钟,最长达4小时。中毒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迅速,发病率可达50%左右,偶有死亡病例。
中毒表现主要有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等,部分人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脸发胀、唇水肿、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
夏天食物非常容易变质,购买和烹饪前都要注意,检查鱼肉是否新鲜。如果发现鱼眼变红、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力时,说明鱼肉已经变质,不应再食用。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也不要吃这类鱼。
都说吃深海鱼更健康,甚至进口海鱼更受欢迎,但运输距离越远,对储存的要求越高,变质的可能性越大,购买这类鱼时,还是要多加小心哦。不要营养没补着,反倒吃出病来。
7、未成熟的西红柿
有些人喜欢在自家阳台或楼顶上种些蔬菜,或到农家乐游玩时,对这些“纯天然”的西红柿有莫名的好感,未成熟的西红柿,嫩绿嫩绿的,有人或许会摘来尝尝鲜。
但是,未成熟的青柿子里,含有龙葵碱。
咦,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没错,它就是发芽的土豆中所含的毒素,在未成熟的西红柿里也有。但成熟的西红柿里就没有毒了。
少量的龙葵碱,只会引起咽喉瘙痒、烧灼感,或胃肠炎,一般1-2小时后就能自己解毒。但严重的会导致体温升高、反复呕吐、瞳孔放大、呼吸困难、昏迷、抽搐、溶血性黄疸等,极少数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
龙葵素高温下也很难被破坏,所以,未成熟的西红柿,即使是番茄炒蛋,也一样有中毒的风险。但是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被破坏,所以,加醋可以减少毒性。
但是,成熟的西红柿,它不香吗?干嘛要吃还未成熟的呢?
8、豆类、豆角
很多豆类中都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抗胰蛋白酶等毒素,对肠胃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肠胃炎症状。一般症状都较轻,无须治疗就能自愈,严重的只要对症治疗,愈后良好,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这些豆类包括大豆、四季豆、豆角、扁豆等。夏天正是这些豆类上市的季节,好吃又有营养,应该多吃,但要注意,烹饪时一定要彻底煮熟。因为这些毒素都不耐高温,加热后会被破坏,就没有毒了。
食堂大锅菜很容易出现夹生的现象,以前常有食堂发生豆角中毒事件,现在,一般集体食堂都不允许制作豆角类的菜肴,以避免集体中毒。
豆浆煮到80-90℃时,皂素等分解,会产生一些气体,使豆浆表面出现泡沫,容易误以为是煮沸了。如果此时关火,豆浆还未完全煮熟,皂素等物质还未完全分解,这样的豆浆很容易引起中毒。所以,煮豆浆时,有大泡沫出现只是“假沸”,继续加热,泡沫会逐渐变小、变少,甚至最后完全消失,这时的沸腾才是真正的沸腾。
所以,吃各种豆类时,一定要彻底煮熟。
豆类还有一个特点,在肠道里分解时,容易产生大量气体,所以吃豆子、豆角过多时,可能会出现胃胀、放屁多等现象,一次不要吃太多,原本肠胃就较差的人,尽量少吃豆类。
结语
夏天,是食物中毒高发的季节。事实上,绝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都是可以避免的。
1、不要在野外随便乱采摘蘑菇、野菜、野果。
2、食物要注意保存,避免变质。不新鲜的食物最好丢弃,不要因为害怕浪费勉强吃下,可能会得不偿失。
3、食物要彻底煮熟再吃,少吃生的、半生不熟的食物,既能减少食物中毒,也能减少寄生虫感染。
4、不要冒险尝鲜,餐桌上常见的食物,都是经过祖祖辈辈亲身试验后保留下来的、安全的食物,那些没被放到餐桌上的食物,必定有它的原因。
5、对自己不熟悉的食物,先向有经验的人取经,或多查资料了解,不要自以为是胡乱创新。
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莫让它变成催命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点赞防中毒,哈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