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份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禅城、南海、高明、三水辖区内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组织开展了日常食品监督抽检及乳制品专项抽检。
最新一期抽检结果显示:经检验4批次产品存在质量不合格,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7.14%。
本次检查共抽检了17大类,具体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食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餐饮食品合共70批次。
不合格产品具体情况?本次抽检调味品5批次,4批次产品合格,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
(点击查看大图)
?本次抽检冷冻饮品1批次,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点击查看大图)
?本次抽检糖果制品1批次,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点击查看大图)
?本次抽检餐饮食品17批次,15批次产品合格,2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点击查看大图)
佛山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及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
如何判定标签不合格?
山梨酸及其钾盐、苋菜红、孔雀石绿
又是什么?
马上为你释疑!
知多D1、标签
本次抽检中发现1批次调味品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表达单位标示不符合相关要求,食品名称标示使用了不规范汉字,强制性标示内容字符高度不足。
造成标签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有的生产企业对标签标注缺乏足够的重视,未深入理解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导致食品标签的部分内容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2、山梨酸及其钾盐
山梨酸及其钾盐是食品工业中十分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通常作为防腐剂添加到食品中,有防止食品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本次抽检发现1批次冷冻饮品超范围使用该防腐剂。
根据相关标准,该类食品未规定可以使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而实际测得该产品中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含量为0.01g/kg。
造成防腐剂不合格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原辅料带入,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部分生产企业对工艺把关不严及对法规标准理解不足,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而不规范使用防腐剂。
3、苋菜红
苋菜红是一种水溶性偶氮类色素,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作着色剂。长期食用着色剂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在体内蓄积,对肾脏、肝脏产生一定伤害。
根据相关标准,糖果类食品中苋菜红的最大使用量为0.05g/kg,而本次抽检发现1批次糖果制品中苋菜红含量为0.06g/kg。
造成着色剂超标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原辅料带入,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部分生产企业对工艺把关不严,还有可能是部分生产者为了掩盖产品的品质问题而违规使用。
4、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可用于鱼类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我国相关法规明确禁止使用。
水产品中检出孔雀石绿一般含量不高,不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但由于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都可在鱼体内长时间残留,并通过食物链对哺乳动物和人类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等作用,应引起重视。
本次抽检发现2批次生鲜鱼类中检出了孔雀石绿,应是养殖者或销售者抱有侥幸心理,违规使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