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蘑菇?
蘑菇或蕈菌一般泛指肉眼可见、能徒手采摘的大型真菌,为长出地面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多由菌盖、菌柄、菌托和菌环等组成,以菌盖最为明盟。菌盖形状呈伞型、钟型、斗笠型、球型或半球型、扇型、漏斗型等各式各样,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什么时候在哪里能够看到野生蘑菇?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生长环境呈多样性,能生长绿色植物的地方几平都可以找到,以草原,树林地带最为多见。蘑菇一年四季都可生长,广州以3、4月最多,5-7月也有,一般雨后天晴最为多见。
请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一些野生蘑菇可以作为食品和药品,但有不少种类有毒,可致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什么是毒蘑菇?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
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多种。蘑菇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8种类型: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和混合型。
临床常见中毒类型可见于胃肠炎型蘑菇中毒1种类:引起胃肠炎型的蘑菇种类很多,主要有蘑菇属、牛肝菌属、青褶伞属、粉褶菌属、陀螺菌属、粘滑菇属、湿伞属、垂尊菇属、乳菇属、高大环柄菇属、类脐菇属、鬼笔属、鳞伞属、枝瑚菌属、赤褶菌属、红菇属、硬皮马勃属、乳牛肝菌属、口蘑属和粉孢牛肝菌属等。在毒蘑菇中毒案例中占绝大多数,是极常见的中毒类型。
2临床表现:多出现在进食毒蘑菇后10分钟至2小时,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神经精神型蘑菇中毒1种类: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毒蘑菇种类较多,如鹅膏属、丝盖伞属、牛肝菌属、杯伞属、斑褶菇属、小菇属、裸伞、球盖菇属和光盖伞属等。
2表现:多在进食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如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并伴有胃肠道症状,同时可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等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1表现:一般多在进食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也有少数在半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伴有心脏和肾脏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或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
2种类: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品种类型为鹅膏属的一些剧毒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规的一些种类。在广州最为常见的就是致命白毒伞!---毒蘑菇“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在我市,乃至我省频频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乃至中毒死亡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年至年,广东因误食毒蘑菇中毒人数达多人,死亡70人,其中因误食致命白毒伞引起的中毒就有人,死亡47人。
致命白毒伞长什么样子?致命鹅膏,就是俗称的“致命白毒伞”;而“白毒伞”则是几种白色毒蘑菇的统称,常导致进食者急性肝损害而死亡。
(图片来源: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年2月摄于白云山)(图片来源: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年2月摄于白云山)1生活环境与习性: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大量生长于广东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潮湿温暖的回南天后更易生长),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2毒性:剧毒,一个约50g(一两)的致命白毒伞所含毒素的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使人体内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3临床表现:致命白毒伞引起的中毒潜伏期长达24小时,一般为8~10小时。误食后主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称为“胃肠炎期”,部分严重病人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休克、昏迷、抽搐、全身广泛出血,呼吸衰竭,短时间内死亡。
4临床可以出现“假愈期”!急性肝损害型毒藤菇中毒病程中,患者常在早期胃肠道症状好转后,不再有任何中毒症状,患者自觉康复,此期一般持续1-2天,医学上称之为“假愈期”。
“假愈期”常会让人忽视病情的严重性,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停食停止继续食用疑似食物,采取措施促进胃肠中食物排出体外。一起就餐者也应及时采取催吐措施。
3立即就医医院救治,无论是否有症状,同餐者都要就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既然蘑菇有能吃的和有毒不能吃的,民间就使用“土办法”判断野外毒蘑菇是否有毒,下列几种经验性食用野生毒蘑菇都是高度危险的:
1.看颜值!鲜艳有毒;2.看形状!奇特有毒;3.看神器!银针变黑有毒;4.看大蒜!同煮变黑有毒;5.看昆虫!生虫无毒;6.看乳汁!有乳汁无毒。
这些都是不靠谱的,就是经验丰富的老生物专家,对野生蘑菇种属的甄别,都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和手段,比如用显微镜观察其子孢子等细微结构,用试剂测试其组织的反应结果等。最后是重点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参考资料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有毒蘑菇科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