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小学温馨提醒夏季常见传染病及食物中毒

立夏已至,万木葱茏,枝繁叶茂。同时各种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加快,夏季是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夏季,食物中毒高发,特别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疱疹性咽峡炎病程表现: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颚黏膜出现水疱。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最重要)。2.引导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3.注意加强日常锻炼。4.居家勤通风、经常晒被褥、玩具多消毒。5.公共场所尽量少去。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2.幼儿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在幼儿园最好有保健员进行监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检,做好健康教育。

4.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医学观察。

5.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6.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三、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4.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四、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3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

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五、结核病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孩子们在学校里集体学习生活,互相接触频繁,如果有同学得了肺结核,容易造成在校园里的传播和蔓延。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颗粒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就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核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预防措施

1

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3

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4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六、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常见的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预防措施

1.保持清洁。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还要经常洗手;便后洗手;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要提前清洗和消毒;避免蚊蝇、老鼠、蟑螂等害虫进入厨房和接触食物。

2.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刀具和砧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要避免生熟食物接触。

3.烧熟煮透。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烤串要确保烤熟,不要有红色肉。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要及时冷藏(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放微波炉内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或使用清洁的流动水解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食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过的水以保安全;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尤其生食的水果;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请广大家长朋友积极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与学校老师保持良好沟通。若因病不能到校,请及时向班主任说明情况。对已经确诊为传染病的,请按照隔离期相关规定居家治疗,医院证明且隔离期满方可回校。

感谢您的配合!让我们一起携手,共护孩子的美好健康童年!

编辑/王凯欣

撰稿、初审/邵国一

审核/纪华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bg/8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