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炎炎夏日,中暑和热射病了解一

北京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开栏语

肺为“娇脏”,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为呼吸;易感外邪,喜润恶燥,寒热皆所不宜。

肺腑之言栏目将定期推送肺系疾病的预防、治疗、调护及肺康复等科普知识。

小肺课堂:第五十五讲

医学指导:医院大德路总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许银姬

伴随着高考、中考放榜及暑假到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身心,“暑假游”“亲子游”“夏令营游”持续火爆。但火辣辣的太阳似乎也跟着凑热闹,自7月中旬以来,华南地区的高温闷热天气可以称得上是“超长待机”,如果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无防护户外活动,容易“中暑”影响健康,甚至发生热射病而出现危急情况。

什么是中暑?

什么是热射病?

且听小肺来说一说~

01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热损伤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级: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如户外活动时出现口渴、乏力、多汗、胸闷、心悸甚至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要注意中暑的可能。

02什么是热射病,与中暑有何区别?

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为危重的类型,严重危及生命,机体核心温度往往超过40℃,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神志的改变早且突出,以高热、意识、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甚至会遗留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

03哪些人群容易中暑?

1.婴幼儿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差,而且皮下脂肪较多,不利散热。

2.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汗腺的萎缩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衰退,容易形成散热不畅。

除上述两类人群之外,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如高温作业工人、户外运动者等,也是易中暑的高危人群。

04如何预防中暑?

1.避光降温保体力

避免阳光猛烈时间段户外活动或作业。外出戴好遮阳帽、撑起遮阳伞并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下的户外活动。出游多欣赏朝阳和落日景,午间休息保体力。外出常备藿香正气水或六一散。

2.补水需要带点咸

部分市民存在一个误区,喜欢在出汗后大量饮用冰水,看似补充了水份,却没有补充因汗液流失的钠、钾等电解质,因此,应选择饮用淡盐水或市面上的电解质饮料。

3.清凉消暑食疗好

西瓜消暑数第一,降温补水是良方,作为天然的白虎汤,运动后进食西瓜是普通健康人群的夏日首选。乌梅冰糖凉饮,酸甜又可口,绿豆糖水带甜又补水,是炎炎夏日的小确幸。另外,莲子百合粥、冬瓜薏米咸肉汤也是我们老年朋友合适的清新夏日食谱。同时我们要注意避免食用大蒜、辣椒、芥末等辛香佐料,不宜食用牛肉、羊肉等热性食物。

05中暑、发生热射病后怎么办?

1.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

2.经过降温处理意识清醒的中暑的患者应该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拇指按压刺激患者的人中穴或用清凉油涂抹太阳穴促进中暑者恢复意识。

4.如中暑患者发生了高烧、昏迷、抽搐等严重的症状,警惕有发生热射病可能,立即呼救,保持空气流通,立即解开衣物,凉水或湿毛巾,没有条件的也可以湿纸巾,湿衣物反复全身擦拭,并让患者保持侧卧维持呼吸道通畅。

咳喘病慢病管理门诊

咳喘病慢病管理门诊位于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八楼,每周二至周五均有专家及专科护士团队出诊,并专设肺康复门诊,为慢阻肺、哮喘、支扩等慢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肺康复、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全程指导及管理,为咳喘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出诊安排:

时间

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专科护士

周二下午

蔡彦

符丽

李咏文

周三下午

吴蕾

黄敏玲

李咏文

周四上午

许银姬(中医肺康复)

李咏文

周四下午

周明娟

蔡俊祥

李咏文

周五上午

谈馨媛

吴镇湖

李咏文

本期作者

蔡俊翔,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委员会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危重症,如慢阻肺、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支扩、哮喘、间质性肺病、肺血管病等。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bg/7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