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文山市被正式命名为云南省食品安

  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食品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分3批进行,共确定23个县(市、区)参加,历时2年。文山市也是试点之一,并于年1月通过了省政府食安办的检查验收。近日,文山市被正式命名为“云南省食品安全市”。

春节将至,没有什么消息比这个更让人舒心的了,置办年货的文山人可以放心买买买、吃吃吃了!

为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文山创新监管模式:

1

对"三小"食品摊贩实行备案监管。

制定出台《文山市"三小"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办法》,对城乡临时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以及达不到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小食品加工店、小卖部、日杂店及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学生小饭桌等实行备案监管。通过实施"三小"食品摊贩备案监管,目前,取得"三小"食品摊贩备案户,办理《健康证》人。

2

推行农村"食品配送"制度。

全面启动农村食品统一配送工作,在强化食品配送准入、仓储设施改造、运输和贮藏要求规范、购销票据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实现食品配送市、乡、村全覆盖。要求各食品批发配送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问题食品退市下架等10项自律制度,所配送的食品必须填写《文山市食品批发进销货凭证》"一票通",确保一经发现问题食品,能够快速彻底予以清查和追缴。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批发、户批发兼零售企业取得《食品配送证》,配送品种种次,配送户数户次,其中市级户次、乡(镇)级户次、村级户次,食品配送市、乡、村覆盖面达%。

3

加大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文山市辖区的所有学校食堂具有餐饮许可证,并进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有效的提升了学校食品的安全监管。

  自年以来,文山市以创建食品安全市为抓手,举全市之力,不断健全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与抽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社会共治格局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饮食安全。

如果你还不信,不敢放心吃,那再来看一组数据:

种养殖环节监管。

快速检测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个样品,不合格69个,合格率为99.5%;瘦肉精检测头份,结果全为阴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个批次,合格率%;抽检农药39个,合格24个,合格率61.54%,抽检兽药43个,合格35个,合格率为81.4%;抽检饲料49个,合格45个,合格率为91.84%。

生产加工环节监管。

对全市持证29户企业巡查全覆盖,食品及其原料购进验收、索证索票率达95%,自检(委托检验)率%。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备案证》户,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

共检查食品经营户户次,覆盖面达%,批发企业可追溯率%。

餐饮消费环节监管。

监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户次、学校食堂户次,覆盖面达98.4%。城区和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乡(镇)达94.5%,农村餐饮店抽检合格率达%。

加大学校周边"小饭桌"整治。

监督检查"小饭桌"65户次、涉及就餐学生人。目前,该市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小饭桌经营户共25户,累计发现安全隐患条,现场整改条,现场整改率达76.8%,限期整改32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27户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承诺书》54份;依法查处无证经营8户。截至目前,文山市学校周边"小饭桌"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强化卷粉、米线监管。

督检查生产企业2户、小作坊55户,取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备案证》36户。对食品原料受污染、大米标识不全的8户依法立案查处,没收标识不全大米0.35万公斤,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12户;与业主签订《生产环节食品安全责任书》、《食品安全承诺书》57份。

文山市将再接再厉,巩固创建成果,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守土有责,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李勇斌方芳)

广南最新消息尽在:广南分享!本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点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bg/1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