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联合国粮农组织致函农业部,夏津黄

刚刚

联合国粮农组织致函农业部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正式成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此前,当地时间年11月24日上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组会议对本次申遗的世界多个项目进行了审议,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项目获得原则通过。

致函全文

大意

我非常荣幸地宣布,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宣布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这一认可源自于年11月23日至25日举行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组会议审议批准提交给本秘书处的最终提案文件。

作为GIAHS协调员,我祝贺中国政府为获得这一荣誉所做的努力,并希望促进行动计划中所指明活动的有效实施,从而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现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邀请新认定的GIAHS代表参加GIAHS国际论坛,代表将获得粮农组织颁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奖。国际论坛将于年4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YoshihidEndo

GIAHS协调员

气候生物多样性土地和水资源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古桑树群区域位于德州市西南部夏津黄河故道范围内。涉及苏留庄镇、银城街道办事处等6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保护区面积30万亩。古桑树群核心保护区域主要位于苏留庄镇,涉及西闫庙、东闫庙、温辛庄等12个村庄。

自公元前年始,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河主流、支流多次流经夏津县,并且多次决口泛滥,河床沉积、决口歧流堆积,形成了夏津独特的地貌特征。黄河改道后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一片30万亩的沙荒地。夏津县桑树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最盛时期夏津境内有8万亩之多,历史记载“此间树木繁盛,援木攀行二十余里”,由于历史上古桑树群几经浩劫,现仅遗存古桑树多亩,2万余株。

当地著名的腾龙桑、卧龙桑等古树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他古树的历史亦多达几百年。自从年以来,夏津县对这片古桑树群采取可持续性开发与保护战略,改善交通条件,运输业和深加工业齐发展,效益突增,古桑树群得以“幸存”,并且新植桑园又增万余亩。

现阶段,夏津古桑树群系统产业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产品主体,鲜果生产,夏津年产椹果吨,其中古桑椹年产吨,鲜果销售量吨左右,主要销往北京、石家庄、济南、青岛等地。少量鲜果利用航空方式销往深圳、厦门、及哈尔滨、沈阳等地。

椹干晒制,现在夏津县椹干产量在吨左右,主要销往全国各地药材市场,然后再出口韩国;

鲜果加工,各大酒厂逐渐开拓果酒市场,以椹果为原料加工椹果果酒,引进企业与招商引资企业结合,丰富了椹果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了椹果产业的发展档次和规模。

椹叶茶制做,夏津县近年来研制了各种椹叶茶,茶叶色、香、味俱佳,是维护健康、增强体质的天然保健品,特别适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长期饮用。

有限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保护区内椹果业产值已占到该地区人均收入的25%,在核心地区,椹果业产值已到人均收入的56%。通过对古桑树群内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合,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紧密衔接,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

依托这片宝贵资源,通过各方努力,先后取得了“中国椹果之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今年又申请了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知多一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简称GIAHS)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年6月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正式工作日程。粮农组织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编辑、记者

朱代军

摄影

刘军、周坤、王秀来、杨海

通讯员

邓美平

赞赏

长按







































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zz/2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