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狗狗掉毛问题
①季节性掉毛:大多数狗在春天和秋天都有脱换毛的现象。比如牧羊犬、松狮犬、北京犬等,夏天所需的毛量不必这么多,所以天气回暖时就脱掉部分旧毛,以调节体温。而临冬时就会脱掉粗毛,更换绒毛,以度寒冬。这些都属正常现象,只要在这段时间每天多给狗梳毛,并清理毛屑,就可以防止满屋飞毛了。
②如果狗患有毛囊炎或湿疹等疾病,或寄生有大量狗虱和跳蚤,也会引起大量脱毛。狗儿会因为剧痒而用爪子和牙齿抓扯皮毛,也会抓脱大量狗毛。这时最好是先查找原因,咨询有关医生或有经验的人对症下药。
③人为原因造成的掉毛现象:很多家庭使用成人的香皂或洗发水甚至用洗义粉、洗涤剂给犬洗澡。因为犬的皮肤趋于中型,而成人的洗涤用品相对于犬的皮肤碱性偏高,造成犬的皮肤干燥、瘙痒,让螨虫、细菌、真菌有可乘之机,形成皮肤病最终导致掉毛。另外,洗澡过勤对皮肤分泌的正常保护物质破坏很大。所以建议犬应使用犬的专用洗涤用品,洗澡次数不宜过勤,应合理控制。
④维生素和体内矿物质缺乏。
另外,阳光照射和气温等自然环境对狗毛的生长也会造成影响。小狗如果长期照射不到阳光,长年饲养在室内,也会造成全年都有轻微的脱毛现象。还有一些品种的狗,比如斑点狗,虽然是短毛的品种,但任何时候用手抚摩它,只要稍用力,就会沾上一手毛,这是无法避免的,饲养这类狗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1、养成给狗狗常梳毛的习惯。每天两次,用宠物专用的梳子。
2、如果宠物喜欢可以穿上衣服,来避免掉毛。
3、选择正确的洗浴液,好的洗浴液可能保护狗狗毛皮,减少掉毛的数量,还可以预防皮肤病。
4、尽量不穿深色衣服。
5、家中常备专用沾毛刷。
二、夏天狗狗防暑问题
狗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由于体热散发困难,极易中暑。为此,饲养狗的市民应避免让狗在烈日下活动,狗舍应设在阴凉处,炎热天气应经常为狗进行冷水浴。发现狗出现呼吸困难、皮温增高、心跳加速等症状时,应赶快用湿冷毛巾冷敷头部,移到阴凉通风处,并立即请兽医治疗。为防潮湿,要勤换、勤晒垫褥等铺垫物,用水冲洗狗舍后,一定要待彻底晾干后方能进狗,被雨水淋湿后的狗要及时用毛巾揩干。
体温急剧上升,可达到40.5,呼吸急促发展至呼吸困难,全身高度缺氧,眼结膜、口腔黏膜及舌头呈砖红色,继而呈黑紫色。由于脑膜充血及脑损伤造成脑脊髓液增多、脑压升高,狗只出现全身性痉挛,眼球突出,走路不稳,突然倒地,全身抽搐,四肢呈游泳姿势,口流白沫,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肺水肿、心力衰竭死亡。
如果您的狗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把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在狗的头部、股下、大腿内侧放入冰块,也可用凉水冲洗全身降温,医院。
1、避免狗在强烈的日光下活动。即使是下午4点以后也应在有树阴的地方慢慢活动,切忌过度奔跑。
2、外出活动时,为狗带上充足的饮水,不时补充水分。充足的饮水是防止中暑的好办法。
3、带狗外出时,千万不可将狗单独放在轿车里,再短的时间也不行。
4、对于长毛狗、披毛浓厚的狗,应该把毛剃掉,提高散热能力(有些狗的毛的作用是隔热,不能剃)。
5、胖狗要注意减肥,因为肥胖狗在炎热时产热量高,更易中暑。
三、跳蚤和蜱虫问题
夏季最容易导致的皮肤异常的疾病主要是体外寄生虫和过敏性疾病。体外寄生虫主要是两大类,耳痒螨、疥螨、姬螯螨也是有的,但是夏季多发的主要是以跳蚤和蜱虫为主。
1、病原: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在鸟类。触角粗短,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腹部宽大,有9节。后腿发达、粗壮。完全变态昆虫。跳蚤有超过种,但有较少种特异性。能在所有的大陆和气候下生存。强大的幼虫,可互相吞食!
跳蚤生活周期:成虫产下的卵,在适宜的温湿度下1-10天内孵出幼虫。理想的温度为25°C,湿度50%。幼虫不喜欢光照。
2、跳蚤叮咬过敏性皮炎:跳蚤吸血时将唾液注入,其唾液中含有复合的蛋白质变应原。所有动物都可能对跳蚤过敏。周期性间断的被跳蚤叮咬,有利于过敏症的发生,连续性的被叮咬可能导致免疫耐受性。但6月龄之前很少发生。跳蚤叮咬引起的过敏分2种,1种是速发型的过敏反应,另一种是迟发型过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在24到48小时后发生,常取代速发型反应,将持续4到6天。腰部周围脱毛,红斑,色素沉着,苔藓样硬化。肛门周围红斑,表皮脱落。
3、跳蚤引起的媒介性疾病
绦虫(犬复孔绦虫),在宠物肛门周围会见到白色如米粒大小,有时候可以看到蠕动或在粪便上能见。
隐现棘唇线虫(皮下线虫)
鼠疫耶氏菌(鼠疫—在美国)
伤寒立克次氏体病(鼠斑疹伤寒)
巴尔通体病(猫抓病)
4、跳蚤治疗:非泼罗尼Fipronil(氟虫腈,福莱恩)ml瓶装喷6-12次/kg。对蜱虫3-5周有效,对跳蚤1-3月有效。滴剂烯啶虫胺(诺华的Capstar):口服,犬24小时内、猫48小时内排除大于90%的跳蚤。持续效应较短,在犬半衰期2.8小时,在猫7.7小时。4周龄以上就可使用。p塞拉菌素(辉瑞-大宠爱)二氯苯醚菊酯,吡虫啉
5、患病动物除蚤注意事项:
小环境-居室内的除蚤
外来动物和外面环境的控制洗澡2-3天后使用,使用用2-3天不能洗澡,因为大多数沐浴液中的成分与除蚤药物相拮抗。最好全年使用,每月1次。
项圈类的除蚤产品,无法真正达到除蚤防蚤作用。
在没有明确说明用于猫的情况下,禁止对猫使用。
1、蜱虫病原: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俗称狗豆子,壁虱,牛虱等。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余种,计硬蜱科约多种,软蜱科约种,纳蜱科1种(仅存于欧洲)。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种,软蜱科10种。感染犬猫的主要是硬蜱。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四种类型。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趾部等处。
2、直接危害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细菌感染。蜱麻痹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媒介性疾病无形体病(立克次氏体)、巴贝斯虫(原虫)、鼠疫和布氏杆菌病(细菌)、莱姆病(螺旋体)和一些病毒。
3、症状:叮咬部位出现红疹,丘疹和结节。可能会出现麻痹。媒介性疾病症状略过。
诊断:肉眼即可观察到。可在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趾部等处寻找。诊断蜱虫感染后,还应做血涂片检查,排除血液原虫的感染。
四、夏天狗狗防病问题
1、散步时间和地点。
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只在清晨或黄昏这样凉爽的时间段外出散步。
2、狗狗中暑怎么办?
如果发现它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心跳加速等,赶快清理它嘴巴里的唾液以利呼吸,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背部并不断加湿,把狗狗移到阴凉通风处,医院抢救。需要提醒的是,万万不可在狗狗中暑后把它放进冰水里降温,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3、空调不宜多用。
家里太热的时候要开空调或风扇,但吹空调的时间不宜太久,通畅的自然风最为理想。
4、对狗狗致命的暴晒和闷热。
不要把狗狗单独留在车里,更不能关在暴晒的阳台!不要出门干什么都带上狗狗,比如购物,多数商场都不许宠物进入,有些主人只好把狗狗留在车里,却想不到那闷热的车厢会害死狗狗。
5、冷饮不宜太多。
要随时保证狗狗能喝到清洁的凉开水。狗狗胃里的体温比人还高,一下吃太多冷饮反而会刺激肠胃,偶尔给狗狗舔几口冰棍儿是可以的,但不能太多。
6、剪毛要注意方法。
狗狗虽然不出汗,但毛发太厚会影响与冷物体接触时的热量散发,但毛发的存在也可以减少日晒造成的皮肤病,因此剪毛一年一次足够,剪毛时要把推子贴着皮肤剪。记得留下腹部的毛毛,它们会保护狗狗的生殖器官。
7、注意防潮。
为防潮湿,要勤换、勤晒垫等铺垫物,一定待彻底晾干后方能使用,狗狗散步时被雨水淋湿后,要及时用毛巾清理、擦干。
8、小心皮肤病。
经常检查狗狗的耳朵和被毛,不要让它长时间呆在肮脏、潮湿的地方,防止湿疹等皮肤病的发生。
9、防止食物中毒。
夏季的食物容易发酵、变质,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喂给狗狗的食物应以不易变质的干狗粮为主。如果要加其他食品,就该在确信狗狗想吃饭时才给它适量地准备。对已发酵变质的食物要及时倒掉,彻底清洗狗狗的食具。因为变质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若发现犬有呕吐、腹泻,全身衰弱等症状时,应迅速请兽医诊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