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与胃肠型感冒的区别“食物中毒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物包括以下几类: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外形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素的物质,如毒蕈;本身含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的食物,如河脉鱼、木薯;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物,如发芽土豆。食物中毒有以下临床特点: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3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胃肠性感冒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多数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可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可伴有发热。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也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起初,往往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预防胃肠型感冒要注意多喝水,最好不要用冷藏的饮料,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旦患病,要注意休息,因为病毒影响到肝肾等脏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如果病毒侵入心脏、大脑,则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其他疾病。因此,当症状加重时,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治疗,引起其他并发症。近期,学校有少数同学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前来学校门诊部就诊,经询问,患者生病前食用的食物无明显的一致性,分散在不同的食堂,故不能定性为“食物中毒”。考虑季节变化所致胃肠炎或胃肠型感冒的可能性比较大,请同学们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自我防护,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图文编辑:陈爱群图文来源:南医门诊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