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预防食物中毒这些常见菜千万别吃错

随着夏季高温酷暑天气的到来,生鲜食品大量上市。高温多雨的气候为细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大量的食物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因此,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频发时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解决食物中毒呢?那些食物是要避免吃的?

1

吃了几片炒葫芦,他上吐下泻,差点丢命

有些人以为,吃东西吃到苦的也没啥,还可以顺便下下火,什么苦味的黄瓜、丝瓜、甜瓜、葫芦瓜,都没有怕的,毕竟老话说得好。

而事实往往是——

70岁的张大爷,前一天晚上吃了点炒葫芦,一开始感觉特别苦,本想着这苦的东西吃了可以下火,就吃了几片。

没想到正是这几片苦葫芦,让他当天就上吐下泻、口苦心慌,老命差点被夺了去。

原来,他是中了苦葫芦中名为碱糖甙毒素的毒。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葫芦和地蒲有甜和苦之分,它们在外形上很像,同样呈上窄下宽的灯泡状,但苦的葫芦和地蒲有植物毒素,加热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所以,这类“苦味食物”,还是少吃为妙。

在吃黄瓜、甜瓜、丝瓜、葫芦瓜等瓜类之前,最好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苦味,千万别可惜,果断扔扔扔!

2

一碗腌菜下肚,他全身发紫

各种爽脆下饭的腌菜,夏天必少不了。但是腌不好、吃不对,毒素就上身了。

徐大伯万万想不到,自己吃了大半辈子的霉苋菜都没事,医院。

霉苋菜梗是浙江一带的特色菜,是很下饭的腌制菜,徐大伯从小就爱吃。前两天他去菜市场买了一把绿油油的霉苋菜,中午就“消灭”了一大半。

仅仅在一个多小时后,他突然感到头晕、胸闷,手指、指甲、嘴巴都变成了紫黑色,送院后才知道是腌菜没腌透,导致亚硝酸盐中毒了。

每年的7~9月,腌菜会大量上市,很多人在家里也会腌制一些食物,这时千万要注意一个原则——腌透。

食品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就会中毒,摄入3克可能死亡。更可怕的是,亚硝酸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诱发多种癌。

一般来说,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一周左右时含量最高,之后慢慢下降,20天后亚硝酸盐基本都被分解。

所以,别吃暴腌菜(即刚腌制几天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很高。大家在家腌咸蛋、腌咸鱼、腌咸菜、腌咸肉的时候,一定要腌够15~20天才能吃,且不要一次性大量或经常吃。

3

一锅“清肝明目汤”,毒倒一家六口

老广爱煲汤,尤其爱用各种药材来加料。

深圳的陈先生托人从老家带回了一些新鲜食材,给祖孙三代煲了一锅清肝明目汤。没想到这锅爱心满满的药材汤,竟毒倒了一家六口,他们当晚陆续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

去医院进行尿检后,医生很快确认了药材汤里包含钩吻。

看过《神雕侠侣》的人应该知道,里面有断肠草一物。

是的,这钩吻就是俗称的断肠草,根、茎、叶都含有钩吻生物碱,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通过抑制呼吸和心跳来索命。

由于断肠草的根和外形和五指毛桃很相似,其花又与金银花十分相似,再加上它主要长在山区,混杂于其他植物中,因此常常有人误采、误食。

在这里提醒大家:自己采摘食用很容易出事故,购买药材一定要去正规药店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还有哪些食物,吃了容易中毒?

1.本身有毒

毒蘑菇

每年因为吃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新闻,屡见不鲜,今年亦如是。

陕西西安的母女三人,吃了路边采摘的灰白色野蘑菇(有毒的肉褐鳞环柄菇)后,上吐下泻,9岁小女儿不幸去世。

目前,中国共发现有多种有毒的大型真菌。毒菇的外形很容易和食用菇相混淆,至今还没快速可靠的鉴别方法。想指望看颜色来分辨蘑菇是否有毒,更是不靠谱。

所以,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路边的蘑菇不要摘!

鲜银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指出:食用鲜银耳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这是因为,鲜银耳容易携带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人食用后,可造成肝肾损伤,甚至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吃银耳,还是选干的吧。

木薯

木薯含有能产生氰化物的成分。当人体摄入过多木薯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

木薯能吃,但要注意食用方法,用火烤熟这种吃法就别学了,很多人就是这么中毒的。

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剥皮后削去内皮,用水浸泡3~5天,每天换一次水;食用前放入锅内加水长时间煮沸,别喝汤。

2.发芽、发霉食物

发芽的马铃薯

马铃薯发芽后,龙葵碱的含量特别高,对胃肠道有较强的腐蚀性,还有中枢麻痹及溶血作用。人大量误食后,会口中发麻、口干,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热、呼吸困难、抽搐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有生命危险。

因此,已经发芽的马铃薯,最好扔掉。

发芽的花生

花生发芽后,外壳被损坏,很容易被霉菌污染,生成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

3.没煮熟、煮透的

豆浆

没煮熟的豆浆含有皂素、皂甙、红细胞凝集素及胰蛋白酶抑制物等,可引起溶解红细胞、刺激消化道等损害。

豆浆应煮沸至无豆腥味时方可饮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豆浆在煮到80℃时,因为泡沫上浮,会出现假沸现象,应该继续煮10-15分钟。

使用豆浆机的人,因为程序温度的智能设定,通常不需要担心。

四季豆

四季豆中含有毒蛋白和皂素,如果没有煮熟煮透,人吃后1~5小时就会中毒。

四季豆两头含毒素较高,应去掉。

烹调时一定要焖煮10分钟以上,确认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鲜嫩色,并且吃起来没有豆腥生味。

5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措施

家中一旦有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发病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催吐

如果食后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用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水毫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以多喝几次;亦可取鲜姜克,捣烂取汁用毫升温开水冲服催吐;也可用手指、筷子、鹅毛等刺激咽喉部引发呕吐。

2.导泻

如果病人吃有毒食物时间较长,已经超过2~3小时,而一般情况较好,则可服些泻药,促进有毒食物尽快排出。

一般可用中药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温开水冲服。

3.解毒

如果食用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毫升,加水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用紫苏30克、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误食的是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服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

6

若想避免,需注意以下四点

1冷盘食物需多加注意

土豆沙拉之类的冷盘食物较为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在32℃以上,土豆沙拉中存在的病原体数量在一小时内就会增加10倍。若温度适宜,如在人体内,细菌群体可在不到20分钟内成倍增加。

医生建议,对于肉类而言,烹饪过程应达到一定温度,以消除病毒和细菌,而不应直接冷食。

2谨慎对待蔬果类产品

人们对于生肉、海鲜及鸡蛋的选择与存储通常谨慎小心,但新鲜农产品中存在同种细菌和病毒的可能性。

年至8年间,美国46%的食物中毒事件与新鲜蔬果有关。

为避免上述问题,医生建议应仔细清洗蔬果,认真洗手,并在处理肉类和新鲜农产品时使用不同的砧板。

3熟食遵循2—4法则

烹煮好的食物在室温下勿超过2小时,应尽快食用或放置冷藏保存;

若烹煮好的食物在室温下超过4小时,则建议食用前需充分加热或直接丢弃。

4冷藏不超过24小时

夏天的剩饭剩菜,可以用干净的保鲜膜放进冰箱冷藏,但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食物冷藏时,应将熟食放于最上层,生食放于下层,以避免交叉污染。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2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