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州日报)
7月2日,适逢周末,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里游人如织。正在现场办公的夏津县旅游局局长刘树文介绍:“来这里游玩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葚果节期间,游客最多一天达到6万人次。”“夏津的特色在生态、优势在生态、未来也在生态。我们以绿色发展为统领,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在放大生态优势、绿色发展引领方面做文章,着力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之路。”夏津县委书记王春利说。
以干部作风转变引领经济发展转型
“执政理念是一届党委、政府的旗帜,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王春利介绍。刚到夏津时,他就提出了9个字的口号:不折腾、不扰民、不作秀。一以贯之,一做五年,如今已经成为夏津干部的共识。
王春利认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夏津县,最大的困难尚不在经济发展,而在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一些党员干部进取心不足、工作标准低、作风拖沓,亟待加压鼓劲。除积弊,须用猛药。干部作风转变年、纠察“小四风”、佩戴党徽亮身份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下来,党员干部精神风貌有了根本转变。 作风转了,思想也要变。夏津适时提出了“突破银夏津,成就金梦想”的目标,突破原来思想固化的束缚,开启了一场“头脑革命”。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去,赴深圳、杭州、昆山学习;把高层次专家、教授请进来,每月举办一场鄃城大讲堂。6月5日,县长才玉璞带领着乡镇长和科局长,赴清华大学学习一周,让干部换思想、变思路。 同时,夏津将生态文明纳入政绩考核,提出了“绿色就是健康,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的口号。作为生态旅游强镇的苏留庄镇,就是凭着自己的“绿色生态”成绩,吸引县里把万元的乡村连片整治资金投给了他们。
致力探索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加快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区两个平台建设,把生态、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才玉璞介绍。特别是项目引进上,我县严把绿色生态、亩均产出和母公司实力“三个关口”,着重引进创税型、科技型、环保型的大项目、好项目。 粮棉油加工是夏津的传统产业,我县通过科金产融合,推动企业走绿色生态、低能耗无污染的路子,整个产业层次有了大幅提升。作为“年全国节能减排创新型棉纺织企业”的夏津仁和纺织,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每年节约用电约多万千瓦时。 除了粮棉油加工,新能源、机械制造等无污染的新兴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北京金风科技、中洁能绿碳环保、中电投风力发电等10余个生态项目在夏津扎根发芽。 夏津最大的生态资源还是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我县制定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开发、生态文化、生态经济“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规划了生态旅游、养老地产、桑产业三大板块。 今年,我县致力于构建“两古两故一线牵”生态旅游的格局。“两古”指马颊河和卫运河;“两故”指黄河故道和西沙河;“一线牵”指绿色夏津乡村旅游风情带。打造马颊河休闲旅游区、西沙河度假区、卫运河风景区等特色新区域。各个乡镇、村庄都有自己的发展项目,形成全域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 4月中旬,作为“形象大使”为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冲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答辩的才玉璞说:“生态旅游区关乎夏津的未来与发展。我们将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使夏津成为面向京津冀地区著名的‘养生、养心、养老’基地之一。”他介绍,围绕桑的全元素利用,县里已经与多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全方位开发药品、食品、饮品、保健品,形成年产值达10亿元的产业链。
让群众尽享绿色低碳生活
在夏津县城西北部,九龙口湿地风光旖旎,许多年青人都把这里当成拍摄婚纱照的外景。“湿地占地亩,引入的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成为景观和灌溉用水。”夏津县环保局局长王和年介绍。今年,我县投资0余万元,着手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专门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只有美丽,才能幸福!”王春利表示。该县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新夏津”的目标奋斗,把破题点落在了群众的生存环境上,他们认为,打造水清景美新夏津,建设一个生态宜居的家园,这是群众幸福最根本的要求。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今年我县开展蓝天守护、碧水治理、绿地提升“三大行动”,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重点用能企业加强监管,统筹做好建筑、交通、公共领域等节能降耗工作;抓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整治,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10%以上;完善“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改善水环境质量;启动碳汇造林工程,完成鲁冀防护林带建设,新增造林2.4万亩。 随着德行夏津、城乡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诚信社会建设、家风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渐次展开,夏津正在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同时,在民生投入上向“一老一小”(养老和教育)倾斜,儿童白癜风的饮食治白癫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