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陈小凤
解放军第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会员,从事急救医学专业多年。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急、危、重病的快速诊断和早期急救;擅长多种中毒的救治,对心肺复苏有较丰富的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夏季天气炎热,也容易出现一些急症。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解放军第医院急诊陈小凤主任,为大家介绍下夏季急诊中最常见的急症以及急救的方法。夏季呼吸道感染因为室内外温差较大,最近急诊收治的肺炎患者也很多。不少患者仅仅是发热,并没有呼吸道症状。院内的两名护士就是这样,前两天发烧,觉得是感冒,吃了几天感冒药症状并没有好转,后来通过血象和拍片检查,确诊为肺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肺炎,还有一种则是“军团菌感染”,最近急诊收治了一位75岁的老爷子,刚入院时表现为发热、恶心、乏力,胸片显示有轻微炎症。谁知入院的第三天,情况忽然恶化,肺部炎症进展很快,医生考虑为“军团菌”感染并进行了检查,现正进行针对性治疗。陈小凤主任说:军团菌喜欢生活在污水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蒸发冷凝器、液体冷却器等均可能是产生和输送含军团菌气溶胶的重要途径,必须对空调系统进行常规检测和消毒。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冷空气直吹或对流。进入房间和车内打开空调后,最好过一刻钟后再关闭门窗,这样可以有利于空调器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散发,减少对健康的危害。消化道感染还有就是消化道感染,陈主任说:不洁食物、饮食不当是夏天急性肠胃炎高发的主要原因。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容易在食物上滋生、繁殖,导致食物变质或腐败,如果不小心让病原微生物侵入肠胃,就容易导致胃肠道的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问题。尤其是夏天很多人喜欢到路边摊吃烧烤、海鲜,以及一些冰冻、生冷、未经煮熟的凉快食物,这些食物都容易携带致病微生物,引发急性肠胃炎。另外,长时间吹空调、游泳时水温过凉、吃大量的冷饮等,也容易导致胃肠温度下降而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既然饮食不当是夏天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那么预防胃肠道感染,就要把好食物卫生关,防止“病从口入”。陈主任建议,最好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应煮熟再吃;要选择新鲜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腐败、过期的食品,吃剩的食物要放在冰箱内,时间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避免吃海鲜的同时吃凉的水果、喝凉的饮料,这样容易引起胃肠道的免疫力低下,抵抗不了外来的温度变化,会出现腹痛、腹泻、发烧等问题;外出度假或就餐时,要选择干净卫生的正规餐饮店,最好不要在路边摊吃饭。如怀疑自己食用了不安全、不卫生的食品,并且出现胃肠道不适,如呕吐、腹泻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要马上停止食医院肠道门诊诊治,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也不要禁食禁水,以免加重病情,另外有些病原微生物还会释放毒素,引起的中毒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千万不可忽视夏季腹泻的危害性,坚持预防为主,对症治疗,保障身体健康。高温中暑夏季急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中暑,中暑是指人在高温高湿(气温超过37℃)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坏症状的总称。易发人群一般为户外作业人员、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肥胖人群。中暑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昏迷、无汗,如果遇上一些有基础疾病或是神志不清的患者,家属很容易将其当成感冒处理,如不及时处理,中暑的死亡率达到了50%。陈小凤主任说:一般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轻度中暑则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发现有人中暑后,要迅速把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中暑患者的衣服,用冷湿毛巾敷在病人的头部,或用凉水擦洗病人的腋下,腹股沟等地方,如果有电风扇,要用电风扇吹。中暑比较严重的人,可以放进冷水中泡着降温,给病人喝一些冷盐开水或是其他清凉饮料。重症中暑患者,在急救的同时,医院抢救。编辑:乔大妹子
戚在兵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