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由于湿度加大和温度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所增多,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肠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县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以粪——口感染为主。病从口入,存在于粪便中的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通过受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而传播。
注意事项1.饮用清洁卫生水,不喝生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2.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存放,不用不卫生的餐具,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3.夏季少吃凉拌菜,一定要吃凉拌菜要特别注意卫生(餐具要清洁、菜肴要洗净、调料要卫生),不吃生腌、生拌海产品。
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做好防蝇、灭蝇、灭蟑螂工作。
5.讲究个人卫生,学会正确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餐饮业从业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检,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6.家中有病人要消毒,碗筷分开,分食。
7.不用新鲜粪便施肥。
8.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9.增强身体抵抗力。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10.若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