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条因为吃瓠子导致一家三口险丧命的新闻刷爆朋友圈。瓠子是什么?瓠[hù]子,又名水瓜、葫芦瓜,慈溪人口中的“夜开花”……
慈溪人夏天必吃的“夜开花”竟然有毒?
新闻回顾7月2日,扬州姜老太太的老伴在菜市场买了瓠子,回家炖了鸡汤。吃饭时发现瓠子有点苦,但没舍得倒,全家人硬着头皮将一锅鸡汤喝了下去。此后,一家三口先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医院抢救。
医生表示,在抢救过程中,姜老太太和她母亲多次呕吐腹泻,而且带有明显血迹。血压下降,体内出现炎症,还因为中毒导致了肝损伤。因情况严重,92岁老母亲还一度休克病情危重。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急救后,3人总算暂时脱离危险。目前,两医院观察治疗。
医院的化验结果表示,姜老太太一家3口的呕吐物、排泄物中均含有碱糖甙生物毒素,而这种毒素源自苦瓠子。也正是这种毒素造成3人中毒,并险些要了他们的性命。
(新闻来源:现代快报)
新闻视频:
苦瓠子是什么?瓠子(慈溪人常称为夜开花)是一种高产的瓜类蔬菜,属葫芦科,表皮草绿色,表面光滑,果肉细嫩,可用于炒菜或做汤。正常的瓠子不苦,人们可以烹食。但如瓠子在结瓜过程中瓜藤被踩烂或由于其它原因,结出的瓠子就会发苦。
苦瓠子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甙毒素,且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误食苦瓠子数小时后,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的症状;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苦瓠子与甜瓠子在外形上不好鉴别,但许多苦瓠子的形状像白炽灯泡。有些外表凸凹不平,含有碱糖甙毒素,具有黄连般的苦味。因此,家里吃瓠子前,最好用舌头舔一下去皮的瓠子肉,有苦味即有毒,不可食用;炒熟的瓠子如发现有苦味,应连同锅里的其他食物一起丢掉!
(来源:百度百科、现代快报)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