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泡甲醛可以自己做河豚鱼吃吗

专家:

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罗华明高工

专家观点摘要

1.人工养殖与野生鱼类的区别是什么?

野生鱼类的味道和口感可能比人工养殖鱼类要好,但是野生鱼类的生长环境和饵料的种类不能控制,由于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自身的富集,如椒江的鲻鱼由于海区的化工污染,我们吃起来味道很差,因而质量安全极其不稳定。

人工养殖的鱼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其养殖环境和饲料等都可以人为的控制,所以人工养殖的鱼类质量安全是可控和安全的。

目前,渔船的海洋捕捞产品还安全的。

2、怎样判断鱼是否新鲜?

第一:鲜鱼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清亮,有弹性。

第二:鲜鱼体表有透明的粘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

第三:鳃丝清晰呈鲜红色,粘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无异臭味;

第四:鲜鱼肌肉坚实有弹性,手指按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肌肉切面有光泽;

第五:鲜鱼腹部正常、不膨胀、肛孔白色。凹陷。

不新鲜的鱼:鱼眼有白雾一样的东西,腮已经发白,鱼肉用手指按有坑,有臭、异味。

3、鱼类如何储存?

首先要用清水洗净鱼的体表,清除黏液等污物,以减少细菌感染。接着去除鱼鳃、鱼鳞和内脏,洗净后即可烹食。

如果购买后不当天食用,在3天内食用的,要将鱼处理干净,擦干水分后,抹上少许盐,置入冰箱内冷藏。

如果要长期储存,鱼体在处理干净后,可以用报纸或塑料袋包好,放入冷冻室冰冻保存。

另外还可以:

煎、炸法。将鱼及时除去内脏洗净沥干,经热油煎或热油炸至金黄色半成品,置凉爽通风处,可存放5—10天;

风干法。鱼体含水分愈少,微生物滋生就愈困难。将鱼去内脏、洗净沥干水,放在竹篮或用绳串扎,悬挂在阴凉通风处吹干,可存放较长时间。

盐腌法。将鱼除净内脏,用盐擦遍鱼身,拄在阴凉通风处,腌得越透存放时间越长。但鱼原有的味道有所改变。

4、鱼丸是怎么做的?

1.取鱼肉克,剁成鱼泥,加清水40克,精盐4克,葱姜汁25克,顺着一个方向搅匀;2.搅至有粘性时,用手试挤一个鱼丸,放入冷水中,如能浮起,随即加入搅打成泡沫状的蛋清3个、湿淀粉50克、味精1.5克、熟猪油50克仍顺一个方向搅匀,即成鱼丸料子;

3.然后,用手将料子挤成直径3厘米的鱼丸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开(保持微开3分钟)撇去浮沫,用漏勺将鱼丸捞出即成。

5、之前“带鱼泡甲醛”的视频在朋友圈流传,有朋友在疑惑,带鱼还能吃吗?这个视频到底是不是真的?

福尔马林是35%~40%甲醛的水溶液通称,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十分有害。福尔马林是一种慢性中毒药物,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福尔马林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新生儿体质降低,甚至会导致鼻咽癌等癌症;此外,高浓度的福尔马林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也都有毒害作用。

在朋友圈流传“带鱼泡甲醛”的视频应该是该带鱼冰冻时间长了,质量不是很好,通过检测部门的检测没有检出甲醛。

如何判断水产品中含有福尔马林:

一看:鱿鱼浸泡过甲醛溶液后,颜色更加鲜亮,表面的粘液减少。鱼类若用福尔马林保鲜,则鱼体表面看起来比较清洁,但鱼目浑浊,眼膜比较模糊;

二闻:新鲜正常的海鲜都带有一些海腥味,但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海产就算清洗过后仍会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只要消费者仔细一闻,医院也能闻到的药水味;

三捏: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海鲜捏起来会比较硬实。摁压鱼体时,感觉不到海鲜应有的弹性。鱿鱼、海蛎表面会变得光滑且无粘感,虾类则会变得又硬又脆,容易断碎。

6、有朋友说,带鱼里面含有寄生虫,不能多吃,这事儿怎么解读?

该寄生虫实为异尖线虫,常见于小黄鱼、带鱼等野生鱼类里。

其主要靠寄生在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吸收营养,但这种寄生虫对高、低温的抵抗力很差,感染性幼虫经过60℃高温10分钟以上烹饪,即可被消灭。且这种寄生虫不能在人体内完成生命周期,所以对人体没有危害。经过高温烧制后,鱼肉是可以食用的。

如果人误食了未煮熟的带有异尖线虫的鱼肉,可能会受到感染,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所以要预防异尖线虫,一定要在食用前将内脏清理干净,并且在烹饪时煮熟煮透,异尖线虫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7、新闻报道说,河豚鱼已经解禁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咱们自己也可以做河豚鱼来吃?现在市面上能吃的河豚鱼是什么品种?听说不仅河豚鱼含有此类毒素,好像还有一种叫织纹螺的东西也有,如何辨别它和我们吃的普通螺蛳的区别?

国家农业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出《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和养殖暗纹东方加工经营的通知》规定,养殖河豚经过加工企业按照标准步骤进行加工,包装并明确可追溯,可以进入市场并食用。养殖和加工河豚鱼的企业必须经过相关专家组的评审并在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审查备案。野生河豚鱼仍在禁止销售食用的范畴。据了解,我国沿海常见河豚鱼品种有二十余种。此次有条件放开的是已经完全成熟的、经过二十多年养殖和试食经验积累的长江河豚暗纹东方鲀和海水河豚红鳍东方鲀。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根据规定,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养殖、加工河豚鱼的。养殖、加工河豚鱼需经严格的评审备案并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而且养殖和加工都必须同时具备许可条件。完全达到养殖无毒河豚鱼的标准,确保做到无毒素、无污染、无药残。

河豚毒素是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毒素耐热,℃8小时都不被破坏,℃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它的身体里有金城武假装中过的毒,还未曾全面解禁

织纹螺又叫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织纹螺科。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瓜子大小,白色螺口,螺身带有短而竖直的凸起纹路,犹如以前制造的篾制品一样,因而叫织纹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盛产于广东、浙江、福建沿海,当地人经常用于下酒佐餐。

研究织纹螺的专家,表示织纹螺本身无毒,吃织纹螺之所以中毒,是因为它是腐食性动物,以死鱼死虾为食。而这些食物进入织纹螺胃中就会产生名叫“河豚毒素”的毒素,当人们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症状。夏季时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织纹螺种类繁多且不易辨别,建议不要购买和食用织纹螺,如食用后头晕、呕吐、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千万别碰织纹螺!!!

台州人注意了,这些“菜”别乱吃!这家6医院!

新会区消委会编辑整理

图文来源:台州市场监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转载请联系:xwh

.







































白癜风方法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yf/1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