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臭豆腐作为另类美食在中国很有市场,身边好多人都爱吃。看了这则新闻也许你以后会对这个东西有所忌惮,千万要小心食物中毒。
吃臭豆腐中毒,治疗费用高达40多万截至昨天,因食用自制臭豆腐中毒的马淑芳及其女儿已经在中毒科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35天。6月18日晚,山西吕梁人马淑芳及其三女儿刘改平、孙女妞妞食用自制臭豆腐后,陆续出现高血压、视力模糊、呕吐等症状,并于6月21日转院至医院中毒科治疗。
主治医生介绍,78岁的马淑芳及其女儿为重度中毒,多脏器衰竭,仍未脱离危险,总体治疗期为2个月,目前两人已花去40余万,后期开销很大。
祖孙3人吃自制臭豆腐中毒26日下午,今年13岁的妞妞6月30日刚刚办理了临时出院手续,还需观察,苦于没有床位,她只能和陪同看护的姑姑们在大厅里打地铺。
妞妞告诉记者,6月18号下午,她从寄宿制的学校放学回家,晚饭时,奶奶马淑芳端上自制的臭豆腐。奶奶、她和三姑都吃了些,此前奶奶常做臭豆腐,“以前也经常吃,味道挺好,当天吃的时候也没发现有问题。”
不料,次日早晨,78岁的马淑芳起床后就出现了头晕、双眼视物重叠、血压升高等症状,家人怀疑是脑出血。晚6点左右,马淑芳出现了呕吐等症状,“前后吐了两次,很严重,呕吐物呈黑色。”当天中午,妞妞的三姑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妞妞说,她的症状稍轻,“我觉得头晕、乏力,浑身都使不上劲。”
妞妞回忆,19日晚,四姑刘艳军医院,经医生诊断才发现是食物中毒。医院不具备相关治疗条件。20日晚8点多,经医生建议,在二姑的陪护下,她和三姑乘救护车医院离开,连夜赶往北京,次日早上6点多抵达解放军医院,奶奶马医院。
据妞妞的二姑刘女士回忆,在赶往北京的途中,三姐刘改平嘴里还能吐出几个字,“车走到娘子关那人就不行了,她开始流口水,整个人都开始一阵一阵的抽搐,她断断续续地告诉刘女士,‘别管我了,让我死吧,救咱妈。’”说到这里刘女士开始哽咽起来。
为省钱,奶奶愿放弃治疗写“死”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中毒救治科副主任医师王浩春大夫介绍,6月21日,马淑芳、刘改平、妞妞3人转院至该院接受治疗,三人均为A型肉毒素中毒。其中,马淑芳和刘改平属于重度中毒,多脏器衰竭,“医院的时候处于休克状态,刘改平也已经呼吸困难,需要24小时呼吸循环支持。入院后两人收治于重症监护室内,仍需继续监护。”妞妞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目前已办理出院手续。
王浩春大夫称,在重症监护室内,两名重病人需要24小时监护生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入院35天来,马淑芳、刘改平每人已花费21万元左右,每人每天花销在元左右,总体治疗周期在两个月以上。“医院考虑到病人的家庭情况已经为患者的治疗尽了最大努力,后期离开重症监护室后还需要继续治疗,花销确实很大。”
据四姑刘艳军介绍,家里共姐弟6人,妞妞的爸爸刘永峰排行老末,早年离婚后,妞妞由她照顾。今年5月份,刘永峰出车祸后下肢多处骨折,为手术早已将积蓄花光,目前,刘永峰仍卧病在床,为了照顾弟弟,孩子的奶奶及几个姑姑轮流在他家伺候。“也是为了省钱,孩子的奶奶才选择自制臭豆腐,经常把臭豆腐当成下饭菜来吃。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
她说,中毒事件发生以后,因为治疗费用高昂,她们每天早晚都吃些馒头,中午吃点饼或泡面,“妞妞还在恢复身体,可为了省钱也不能给她买好吃的。”谈及此,刘艳军满面忧愁。
更令刘艳军如鲠在喉的一幕发生在6月25日,她说,当天,她进入妈妈所在的重症监护室,病床上,妈妈浑身插着管子,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体征。重病的妈妈勉强睁开了一只眼睛,较前两日意识清醒,“她示意我拿纸,给她写东西。”
随后,她看到妈妈用颤抖的手在病历纸上,写下了“不治”、“不在这”、“死”等字眼,刘艳军说,“这些字就像刀一样扎在我心口,我知道她是怕花钱。我们姐妹几个卖血也要把妈妈治好!”
是什么导致了中毒?事件中导致中毒的罪魁祸首叫做“肉毒素”,肉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通过抑制神经让肌肉丧失运动功能。更严重的是,它是目前所知的天然和合成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可以用于生化武器。人食入含此类毒素的食品后即可发生中毒,成人致死量仅为0.01mg。而人们所熟知的毒物砒霜和氰化钾,在它的面前都是小儿科。
产生该毒素的肉毒杆菌本身无致病力,但在适宜条件下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目前一些美容行业也使用这个细菌来进行瘦脸,但国家对于对肉毒杆菌制品和操作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可附着于水果、蔬菜和谷物上。豆制品(臭豆腐、豆豉)和面制品(发酵馒头、面酱等)亦可受本菌污染,但最易受污染的是火腿、腊肠和罐头食品。在缺氧和常温的条件下,细菌可大量繁殖而产生毒性强烈的外毒素。
中毒症状一般发生在食用后的12至36个小时之间,不过也有短至4个小时或长达8天之后才出现症状。
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看见双影、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口齿不清、肌肉无力等。如果不及时确诊治疗(注射抗毒素并进行重症监护),可能会导致死亡。
怎么防范肉毒素中毒?肉毒素中毒的后果虽然很严重但防范并不算困难。肉毒杆菌本身不难杀灭,生命力顽强的是它产生的孢子。孢子要“发芽”产生毒素,则需要两个条件:隔绝氧气和常温(一般在15到57°C之间)。所以,如果把食物保存在冰箱中,那么即使是有肉毒杆菌孢子,也不会产生肉毒素。
另外,如果食物的酸度高(pH在4.6以下),肉毒杆菌孢子也不能存活。所以,如果食物的pH值低于4.6并经过煮沸,包括肉毒杆菌在内的各种细菌和它们的芽孢就会被杀灭,然后再密封保存杜绝引入新的细菌,就不会产生肉毒素。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食物是中性或者低酸性的,那么即使煮沸也不能完全杀灭孢子。它们会潜伏下来,等到温度适合、氧气稀薄的时候,就会萌发产生毒素。
好在肉毒素并不耐热,煮沸可以有效地破坏它们。所以,那些腌渍蔬菜和发酵的鱼类,除了制作过程需要灭菌和卫生,食用前充分加热,也可以增加一道保险。
自制食品需谨慎蛋白质类食品,尤其是豆制品,臭豆腐、酱豆腐、豆豉、纳豆等食品,不建议市民进行自制,因为此类食品在企业生产时有很严格的生产条件,在家里操作时达不到无菌操作,更不具备相关的卫生条件。豆制品的致病菌可能致命,建议市民不要自制肉类发酵品、鱼类发酵品和豆制发酵品,
蔬菜类的发酵品可以做,但是夏季操作要比冬春季污染危险大,“杂菌生长速度太快,要有一定的生产技术,且要严格注意风味和质地,应该是脆的,清香的、酸的,只要有杂味,就应该立即扔掉,以免中毒。”
此外,对于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养生食谱,她也提示市民,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以洋葱泡酒这类食品为例,“是否安全要看食品的酒精度,如果在红酒里放少量洋葱则问题不大,如果放入大量的洋葱,稀释了酒精浓度,防腐效果就会打折扣,杂菌也就随之滋生。”酒泡杨梅,也是一样的道理。
小编的工资与阅读量挂钩,求转发啦~
互动中国∣网聚中华民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