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怎治疗 http://m.39.net/pf/a_6489068.html
导读
夏季,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今天为大家送上除去体内湿热的妙招,祝大家身轻爽利!
湿热体质的表现
湿热体质的表现主要有:平素面垢油光,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易生痤疮粉刺。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性格多急躁易怒,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多见滑数。
湿热从何而来
“湿”可以来自于外界,如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形成;也可以来自于身体内部,多数是由于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过食油腻、甜食,或者饮酒过量、过食生冷食物,导致脾不能正常“运化”,使“水湿内停”而产生的。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过“脾主长夏”,就是说,脾容易被长夏的湿邪所困。脾的特性就是喜燥恶湿,所以如果经常,影响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时间久了,必然是湿热混杂,缠绵难解。
湿热体质的调体法
首先,要学会转移情绪。有助于湿热体质的人缓解急躁的情绪,心境平和了,在精神上自然就有助于调节湿热这种偏颇的体质状态。
其次,湿热体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芹菜、绿豆、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适宜吃些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冬瓜、蚕豆、鲤鱼、丝瓜、葫芦、苦瓜、白菜、马齿苋、卷心菜、空心菜等。
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大葱、生姜、大蒜等;对于牛肉、羊肉、狗肉、烹炸、火锅、烧烤、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忌暴饮暴食或进食速度过快;限制食盐的摄入,否则会加重湿热。
在生活中,应该避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出汗后,衣服要勤洗勤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湿热体质的人,也不要穿化纤的内裤和紧身牛仔裤。因湿热引起瘙痒的,需禁绝热水、肥皂烫洗及刺激性药物涂擦,并注意个人卫生,切忌搔抓皮肤。
在运动方式上,最适合湿热体质的运动,比如力量训练、中长跑、各种球类、游泳、爬山武术等。但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当避开暑热环境。
湿热体质的穴位按摩法
常用的清热利湿穴位:肺俞、八髎
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表现为痤疮、口臭者,可以选用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操作时,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30~50次。
八髎穴在骶椎上,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钟,对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比较适合。
祛除湿热小药方
三仁汤三仁汤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载于《温病条辨》一书。药物组成为: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0克。方中起主要作用者为杏仁、白蔻仁与生苡仁,故名曰“三仁汤”。三仁汤主要功效是清利三焦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但由于半夏有毒,三仁汤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茵陈药茶这道药茶用料为茵陈30克,生大黄6克,绿茶10克,泡水当茶饮,每天适量频服,对于湿热体质表现为胆囊炎的人最为适用,因为它能清热利湿,通腑退黄。
温馨提示湿热体质不可过用寒凉。因为苦寒的药容易伤及脾阳,阻碍脾运化水湿,这样反而会加重湿的情况。应在清泄之中佐以辛温之品,目的在于温脾行气,脾温则气血流畅,而无留滞之弊。
专家简介:汪振宇、中医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专家、营口市自然科学中医学科带头人、营口市名中医。
擅长:中医治疗失眠、头痛、眩晕、气短、心悸、健忘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亚健康、更年期等中医调养也颇有造诣。
出诊地点:周一二四五医院一楼中医门诊(紧邻中草药局)。医院的南楼(正对卷烟厂)一楼内科门诊。之前可以通过电话及汪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