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先说一个好消息吧,D爸的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是阴性。还有一个好消息,端午节到了。不过,疫情期间,还是少出门好些。而且,除了新冠肺炎以外,夏季也有一些其他的传染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常见的几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以及如何预防?
01
登革热
蚊子传播的疾病,一般南方多发,因为气候适宜,蚊子多。登革热就是典型的一种,东南亚国家常见,如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内的南方省份,如广东一带,也常常出现。它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又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有:高热、严重头痛、眼窝后疼痛、肌肉及关节痛、皮疹等。
病情轻重不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
当登革热患者被伊蚊叮咬后,这些伊蚊便会带有病毒,如果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机会将病毒传播出去。
不过,这种病毒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目前并没有针对登革热的有效治疗方法,和其他很多病毒性疾病一样,患者一般会自行痊愈。
治疗主要是缓解身体的不适,不过,和新冠肺炎类似,重症登革热患者须接受支持性治疗。
02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导致的,就是它:
看起来挺吓人的,它可以侵犯人体的红细胞:
以前,这是一个常见病,估计年长者都知道,民间俗称“打摆子”。
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但是,由于多数人都没有感染过疟疾,所以,缺乏针对疟疾的免疫力,一旦感染,很可能发生重症疟疾。
传播疟疾的蚊子叫做按蚊,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
典型症状是周而复始的发冷、寒战,然后高热。
03
其他蚊子传播的疾病
常见的蚊子传播的疾病还有:
1、流行性乙型脑炎
多见于儿童,由乙脑病毒(也是病毒)引起。
患儿一般先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出现严重的抽搐、瘫痪、呼吸衰竭。严重者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丝虫病
是由丝虫引起的,就是这个:
早期症状一般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导致象皮病。
真实图片会引起极度不适,所以,看看示意图吧。
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总之,蚊子可以引起很多种疾病,还有黄热病、寨卡病毒感染,等等,所以,夏季防蚊很重要。
重点是:
04
如何防蚊?
如果在室内,纱窗、蚊帐当然是最好的防蚊物品,但是,户外怎么办?
一般来说,是使用驱蚊剂。
被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注册认证,可以用在皮肤上的驱蚊剂有七种,其中,美国儿科学会(AAP)仅推荐两种可用于儿童,一是避蚊胺,二是派卡瑞丁。
1、避蚊胺
化学名:待乙妥,英文简称:DEET。
这是比较常用且相对安全的一种驱蚊剂,效力持续最长达10-12小时。但太小的孩子也要注意。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
不要给2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有避蚊胺的产品。2个月-12岁的儿童,推荐使用浓度为10-30%(不超过30%)。不应频繁使用,建议一天使用一次。
香港卫生署指出:
孕妇及6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如儿童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2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避蚊胺。
加拿大卫生部更严格一些:
他们认为,儿童使用避蚊胺的浓度应小于10%。而且,每天使用不超过3次,2岁以内不超过1次,6个月内不要使用。
主要成分为避蚊胺的驱蚊液很多,大家可以去网上搜搜。
(图片为我从某东的截图,不是打广告)
很多家长对于“化学制剂”都抱有一定的敌视态度,认为没有天然的好,其实,这还真的不一定。
总的来说,避蚊胺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很高的一款驱蚊产品。
2、派卡瑞丁
英文名为:Picaridin或icaridin。
效力持续最长达8小时。适合1岁以上儿童,1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使用。
3、避蚊酯
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酞酸二甲酯,简称:BAAPE。
效力持续最长达4-8小时。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驱蚊剂,欧洲使用比较多,不过,美国儿科学会没有推荐避蚊酯用于儿童。
4、“天然”、“纯植物”产品
对于市面上号称“天然”、“纯植物”的产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某些产品抓住了某些家长盲目信任“天然”、“纯植物”的心理,打出了这样的宣传:
说实话,“天然”、“纯植物”的,不一定就无毒无害,鸦片也是“天然”、“纯植物”的。
5、柠檬桉
植物成分的驱蚊剂,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还是推荐了一种,就是柠檬桉。
但是,CDC也明确说明了,3岁以内,不建议使用。
D爸今天在某东上一搜,无意间发现,某些产品,很无耻:
人家认可的是柠檬桉的驱蚊效果,并没有认可孕妇、婴儿可以用!
这是美国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