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贵州的野生菌大量生长,而很多人都有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菌的习惯,可是误采误食,或加工处理不当很容易中毒。举例以铜仁为例,野生菌生长周期非常长,从四月上旬到十一月中旬都有野生菌生长。据统计,贵州省范围内,野生菌中毒死亡的人数占我们整个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百分四十六,野生菌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事件。铜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朝友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大概五六七野生菌中毒事件,其中一期比较严重的就是农村六十多岁的两位老人在家吃野生菌中毒的案例。总结这几年,野生菌中毒导致人死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属于农村自采自食引发,上了一定年纪的老年人更易出现这种症状。目前我省毒菌有近百种,中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而我国暂时还没有针对有毒菌类的解毒药物。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但这些简易的监测方法并非绝对。单凭村民传统经验判断菌种,或是无毒野生菌加工不完全,都有可能发生中毒事件。相比往年,今年市民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事件有所减少。小编也在此提醒大家,遇到野生菌中毒的情况,及时救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铜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朝友一般吃野生菌出现的中毒症状是腹泻腹痛,包括呕吐头晕。腹泻腹痛都属于肠胃这一方面症状的反应。一般出现这医院进行救治,采取催吐的方式进行治疗。我省在野生菌防控中毒的部署上,对医院这一块有专门的安排,他们接到相应的病人,必须先了解清楚症状,然后根据相应症状进行对症处理。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及救助措施毒菇种类多,所含毒素不同,中毒症状也不一样。有的出现一种症状;有的出现混合症状。误食后短的1—2小时,长的1—2天就有恶心、呕吐、腹泻;有的大哭大笑、狂躁不安、四肢麻木或强直;有的大量流汗、流涎、流泪、呼吸困难;有的则全身发黄、出血、昏迷,甚至死亡。误食中毒后,应立即就地抢救治疗,要尽快将病人送往附近医疗单位。如采取中西医结合,及时排除毒物(催吐、导泻),解毒,补充液体和对症治疗。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食用菌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载氧能力、提高肝脏解毒能力等作用。经常食用,可全面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但人们在挑选食用菌时,一定要注意识别毒菌,不要误食毒菌,危及生命。记者:铜仁广播电视台编辑:周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