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
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座璀璨之城,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龙首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
它是金昌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在全市努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
金川区将面对前所未有的
全新蜕变。
在甘肃省食安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甘肃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的通知》金川区被确定为全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之一,区委、区政府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加大投入,健全体系,夯实责任,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高点定位高层推进
金川区将食品安全工程纳入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写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和推进工作会议,确保各项创建任务的有序落实。重大节假日期间,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检查食药安全工作;今年4月,对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及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和实地检查,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纵深推进。
深化改革健全机制
继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依托区域监管对象分布和地域特点,合理配置监管力量,严格层级管理,细化监管职责,实行网格化监管。认真落实基层食药监管所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按照“十个一”的标准配置了快检设备、档案柜、执法记录仪和执法终端设备等办公设施,全区8个基层食药所已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所验收,金川路食药所达到省级标准化食药所要求。
加大投入强化支撑
金川区将食品监管投入作为民生支出重点,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抽检经费和创建工作经费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优先足额保障。在区级财政支出整体趋紧、部门预算下降的情况下,加大了食药监管部门的财政预算支出,用于宣传教育、执法装备配备和技术支撑能力提升等工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创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强化农产品监管技术支撑,在农牧部门设立了金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在8个基层食药所及辖区5个农贸市场设立了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快检室,核定了工作经费,配备了工作人员及检测仪器,切实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严格进行督导考核,对食药工作的督查考核情况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并督促落实整改。注重加强督导结果应用,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及时建议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约谈,切实形成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创建的工作合力。金川区坚持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管“双轮驱动”,日常规范和专项治理“双管齐下”,注重食品监管实效,落实“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强化监管保障质量
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推行农产品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全面落实农药定点经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实名购买制度,采取多部门联动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开展联合执法活动。
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统一印发了《金川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手册》。在农产品集散地、市区农贸市场和各大超市等食用农产品销售场所,全面规范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市场建立健全经营者资格备案、产地登记管理、入场快检、检测结果公示等各项制度,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形成可倒查、可追责的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
健全体系提高标准
严格落实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引导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严格质量自管自控,做好全程记录,强化产品检验和储存、运输、销售等全程管理,要求各食品生产企业设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公示栏。
整治“四小”规范经营
采取“取缔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措施,在市民比较集中的就餐、采买地和上下班出行高峰时段,由城管、食药、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对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开展“早晚七点行动”综合整治活动,重点治理乱摆摊位、欺街占道等行为。
积极为“四小”企业搭建经营平台,依托合鑫粮油建设了由政府统一规划、企业建设运营、部门实时监管的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园,以划区域整合的方式,鼓励全区“四小”企业入驻园区,进行集约化生产,逐步建成集粮油、主副食品加工、仓储、销售、电商为一体的食品加工产业园区。
积极引导市场投入,按照“五统一”(统一办理大证、统一清洗消毒、统一清扫保洁、统一集中管理、统一进货验收)的模式,对农贸市场餐饮大厅实施升级改造工程,促进了辖区小餐饮经营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降低。
加强管控完善追溯
坚持“抓中间促两头”,严把流通环节关键作用点,倒逼上游生产源头自律,把住下游消费环节关口,对仓库实施“阳光仓储”和“三色”管理,食品配送车均按照“四统一”实行备案管理。
督促食品零售企业对临期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清真食品进行专柜销售,切实营造透明便捷的消费环境。
按照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采取“紧抓超市、倒逼生产和批发、规范零售”的方式,全力推广和应用食品安全电子追溯平台。
强化监管提升服务
采取培训约谈、曝光、停业整改等措施,组织开展了餐饮服务企业后堂卫生大整治行动,逐店进行大治理。
在羊肉一条街试点推行食品安全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由各企业负责人互查评比,每月评选出后堂干净卫生的企业悬挂食品安全流动红旗,持续巩固提升餐饮后堂卫生状况。
以食品信用分类、量化分级、外置化管理、明厨亮灶等为抓手,全面推进食品监管规范化。全区餐饮服务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率、外置化率、“明厨亮灶”实施率均达%。
将文明餐桌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亮点和示范工程去抓,为全区餐饮服务企业发放文明就餐宣传资料2万余份、“文明餐桌”提示牌多个,形成以餐桌小文明助推社会大文明的良好餐饮风尚。
加大网络订餐管理力度,对全区5家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进行约谈培训,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并要求其切实抓好网络订餐准入关和食品储存运输关,严格防范从制作到运输的食品污染问题。
实施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工程,积极推行农村集体聚餐“三书一合同”制度,因地制宜在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的宁远堡镇推行定点集体就餐制度,在人员相对分散的双湾镇推行流动餐厅,配备流动餐车,配备率达到%,并成功推行了农村自办宴席自助餐试点工作,有效防范了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好评。
最后,依然是小编的日(tao)常(lu)...
食药安全遇问题,请拨打
食品安全系万家,监督管理靠大家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说说你和食药监的那些事儿......
邮箱:
qq.白癜风要注意什么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