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安全ldquo不放假rdquo

炎夏来临,户外消夏纳凉活动增多,是各种危险、伤害集中爆发的阶段,孩子的安全时刻牵动家长的心。如何让孩子远离溺水、触电、中暑等意外?危险一旦发生又该如何紧急处理?

这份夏季安全防范、应对指南

请各位家长收好!

溺水汛期来临,强降水造成的自然灾害增多,预防青少年溺水的警报再次拉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消息:溺水是我国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每个人都不愿看到事故发生,但每年青少年溺水的事故却从不间断......不同年龄儿童发生溺水的地点特点:1-4岁,脸盆,浴盆/浴缸,室内水缸;5-9岁,水渠,池塘,水库;10岁以上,池塘,江河,湖泊。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远离溺水风险?下面这几点请家长时刻提醒孩子谨记

“四个牢记”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四知道”

1.知道孩子去哪里;2.知道孩子做什么;3.知道孩子和谁去;4.知道孩子何时回。

“六个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擅自下水施救。

如果看到同伴落水,

请用正确救援方法!

1.大声呼救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有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特别提示: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即使采取指挥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切勿盲目救援!

雷电

入汛后,暴雨天气多发,各地降水量不凡,雷电一般就产生于暴雨之中。雷雨天气怎么保护孩子的安全?这些防雷电的知识,家长请给孩子讲清楚。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中暑

年纪小的孩子,汗腺发育尚未完全,体温调节功能较弱。此时家长们应当特别留心,要能及时分辨孩子中暑的症状,做到事前积极预防,事后正确处理!

1.不要长时间在阳光底下暴晒。必要时应减少白天外出时间,或改傍晚比较凉爽的时间出门。

2.注意做好防晒措施。佩戴太阳镜、太阳帽、防晒衣,使用太阳伞。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量涂用防晒霜。

3.发现孩子可能中暑后,要尽快移到阴凉处,减少衣物,以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道顺畅,以免呕吐堵住气管造成窒息。

4.积极物理降温。用凉水擦洗身体或洗澡。体温超过38.5度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烧。

5.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水,帮助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6.发现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注意对症处理。如果有重度中暑等症状,应及时送医诊治。

空调病

夏季高温天气难忍受,空调必不可少,但家长也要提醒孩子——不要长时间待在开空调的房间内!

1.空调房间一般比较封闭,空气容易造成污浊,所以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在不使用空调的时候,要开窗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2.夏天在空调房内,空气往往比较干燥,孩子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情况,所以在空调房的时候,最好让他们多喝水,同时也可以在孩子的皮肤上抹一点润肤乳。

3.孩子进入空调房半小时前,可以先把空调打开设置温度在26度以上,不能让温度突然降很低,当室内温度在25度左右的时候,孩子再进有空调的房间,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

4.空调使用半个月左右,就要拆开来洗一洗防止里面有病原体的滋生,室内空气才能保证比较清新,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火灾

一般人都会觉得干燥的天气,才需要注意防火。而下雨的天气,空气水分多,是不会发生火灾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进入高温炎热时节,家庭用电量剧增,如不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火灾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提醒家长做好这三点:

1.家用电动车请不要长时间充电和在室内、楼道里充电。

2.夏季居民家庭用电量增大,请不要乱拉乱接电源,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维修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3.家中使用蚊香时,要放在金属支架上,并将支架置于不燃烧的器皿内,不要靠近蚊帐、被单、衣服等可燃物,与家具、床铺保持一定的距离。

食物中毒

雪糕、冷饮、凉菜、烤串都是夏季的“宠儿”,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食物中毒也可能随之而来。

一般食物中毒,从进食到发病的间隔时间为几分钟至几十小时不等,多数出现在三天之内。患者临床表现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尔伴有发热等,吐泻严重时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昏迷、休克等。

防止孩子病从口入,家长需要把好这些食品安全关——

1.从市场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min),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去除蔬菜中一部分残留的农药。

2.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也就是一定要把食物做熟了,不能盲目追求鲜、嫩。

3.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

4.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经过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微小生物,如果煮沸几分钟则效果会更好。

5.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要及时冷藏(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放微波炉内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或使用清洁的流动水解冻。

不仅是夏季,守护孩子不受意外侵害,需要家长时刻绷紧安全弦!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平时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打好安全“预防针”,让孩子时刻拥有安全意识,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图片及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

编辑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jx/5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