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天气转凉,又到了海鲜新鲜肥美上市的季节。烟台芝罘区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显示,截至8月份,涉及发病人数2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确定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共有8起,副溶血性弧菌实验室检出率位居首位。烟台芝罘区疾控中心发出健康提示:广大市民在食用海鲜大餐的同时,警惕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芝罘区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每年因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屡见不鲜。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岸和海水中,海生动植物常会受到污染而带菌。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鱼、虾、蟹、贝等海产品,除此之外,肉类、咸菜、凉拌菜也可因受到污染而引起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起病,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呕吐,洗肉水样便,有时脓血便,腹泻每日5~6次,或伴有发热,重症者可出现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等。发病后一般2至3天才可恢复。
一些市民认为海鲜鲜活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只有腐败变质的海产品才能引发食物中毒,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且生命力顽强,在抹布和砧板上也能生存1个月以上,带有少量该菌的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经3~4小时细菌即可急剧增加至中毒数量。(衣岩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