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密码入夏了,这些夏季多发疾病早知

进入夏天,气温上升,天气以湿热为主,各种疾病也进入多发时节。登革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食源性疾病等常见的流行病都需要重点预防。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等。浙江分布有白纹伊蚊。

预防措施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改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家中花盆、废弃罐子的积水,消灭伊蚊滋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使用蚊帐、驱蚊器等。

?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到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穿浅颜色的长袖衣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等,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成年人也可见少数发病,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多表现为腮腺肿痛、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

预防措施

传染性强,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及时发现、隔离患者;易感儿童可接种麻腮风疫苗免疫预防。

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多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

预防措施

注意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捂口鼻;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和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常见的有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预防措施

?注意饮用水卫生。

?控制食物保存的温度、熟食存放时间,防止细菌快速繁殖和毒素产生,避免食物污染。

?生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物,在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迎接绚丽多彩的夏天,别忘了预防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来源:凤凰网浙江、浙江新闻、杭州医院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法国敏柏宁敏白灵北京
白癜风中医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wuzhongdu.com/szjx/3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