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极易腐败变质,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表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在进食数小时后发病。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以下5点必须注意:
01
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02
生熟分开
生熟食品要分开,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03
烧熟煮透
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04
注意存放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05
材料安全
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出现上吐、下泻、腹痛、头晕等食物中毒症状时,不要惊慌,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1、大量饮水
立即饮用大量的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
如果进食的时间没超过2小时,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用手指刺激咽喉部(抠喉咙),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亦可用生姜汁兑温水冲服。
3、导泻
如果进食时间已超过2-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人可选用番泻叶10克,用开水泡茶饮。
4、解毒
如果是因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毫升,加水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以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如果症状较重,医院治疗。记得将吃过的食物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同时有利于查清具体毒物。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