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以包治百病?
相信很多妈妈都被人这样劝过:
宝宝便秘了,要多喝水;
宝宝腹泻了,要多喝水;
宝宝出汗了,要多喝水;
宝宝上火了,要多喝水……
尤其到了夏天,
不管宝宝哪里不舒服,
第一反应就是,
多喝点水总没错的。
但是你知道吗?
水喝多了可是会“中毒”的!
喝什么水,喝多少,什么时间喝,
给宝宝喂水看似简单却是个技术活。
什么是水中毒?
水在人体内的作用相当重要,可以帮助运送体内养分、参与细胞的代谢反应、维持血压稳定、调节体温以及移除体内废物等。
但是,孩子大量出汗后,一味盲目的大量的喂水,却可能会产生水中毒。
水中毒的解释水中毒,医学上称为“高容量性低血钠症”,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水太多,钠太少,导致血钠过低,电解质失衡。
症状:嗜睡、烦躁不安、厌食、呕吐、体温降低等,严重的会出现全身性痉挛、昏迷的现象。
水中毒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摄入水过多,并且没有补充电解质,造成电解质失衡。包括:
配方奶没有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
较小的婴幼儿喂食了过量的水;
宝宝出大汗后,只喝水,没有补充电解质;
用含盐量少的液体静脉注射、洗胃、灌肠等;
孕妈怀孕期间,输液不当或摄入水过多,也会造成胎儿体液紊乱。
宝宝该怎么喝水?
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疾病、脱水等需要额外补充水的情况,不需要喝水,喝母乳或配方奶粉即可。
6-12个月的宝宝在不影响喂养的情况下,可每次喝奶中间加一次水。注意把握喂水的节奏:
尽量少而勤
尽量不要按“顿”喂
喝奶或辅食前半小时尽量不要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食欲和食物消化,同时胃液杀菌能力减弱,易引起腹泻等疾病。
1岁-3岁的宝宝这个阶段,宝宝的活动量增加,尤其夏季出汗较多,喝奶或辅食中间需要补水。
需要注意的是:
出少量的汗,喝水即可;
出大量的汗,不能只喝水
只补水反而对身体不好!
宝宝出的汗不纯粹是水,和水一起丢失,还有钠、钾、钙、镁等很多电解质。若不能及时补充电解质,容易造成“水中毒”!
出大汗后大量喝水,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出汗更多,电解质流失也更快;
大量喝水,同时也进一步稀释了血液中电解质浓度,直接影响大脑和心脏。
如低血钾可引起心率过速甚至心脏骤停;
血液变稀会引起脑细胞水肿,使人嗜睡、烦躁,严重者可因发生脑疝而致呼吸和心搏骤停,危及生命。
血液电解质变稀,会产生渗透压差,胃肠道就像“鲜嫩的蔬菜撒盐”一样,水分流失,引起呕吐、腹泻。
如何判断宝宝缺水?
当气候干燥、气温较高、宝宝出汗多、宝宝发烧、宝宝腹泻或便秘、宝宝处于厌奶期摄奶量骤减、给宝宝添加辅食等情况下,我们需要密切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